針對行業內對各電驅車型純電續航里程虛標的質疑,我覺得自己親身嘗試過才最有發言權。
(資料圖片)
實踐是謠傳的粉碎機。我們駕駛拿鐵DHT-PHEV,全程使用純電模式,穿梭在城市擁堵、快速高速等多路況中,最終駕駛兩驅和四驅車的同行分別以純電行駛里程195.7km和195.6km,遠超官宣兩驅184km和四驅155km純電續航的佳績,摘得桂冠。
我在四驅組,最終沒有奪冠,但我和同伴的純電行駛里程達到了185.1km,也遠遠超過官宣數值。我突然就覺得,虛標也得看是怎么個虛標,與官宣成績差很多都算虛標的話,那么拿鐵DHT-PHEV就是妥妥地反向虛標。
鑒于如此優異的成績,我們聊點技術層面的原理。究其核心,是因為拿鐵DHT-PHEV搭載了離不開其搭載的的智能DHT串并聯技術和長城蜂巢自研的34千瓦時高能量密度三元鋰電池包。
01
兩擋智能DHT串并聯技術
純電續航表現令人欣喜,拿鐵DHT-PHEV在混動模式狀態下,更是強勁動力與超低油耗兼顧。這主要得益于智能DHT串并聯技術的加持,拿鐵DHT-PHEV憑借首創的雙電機智能兩擋變速器,以全球領先的油電混動方案,實現全速域、全場景下的高性能與高效能。
相比之下,純串聯混動架構,主要痛點是發動機不能直接驅動,要先發電,再將電流傳給驅動電機,然后驅動車輛,發動機的能量經過發電機和驅動電機,損失掉15%左右。在中高車速行駛以及急加速時,發動機無法參與驅動,動力性能取決于驅動電機,動力感受差,油耗高。
單擋串并聯架構則是發動機介入直驅較晚,且直驅動力弱,發動機只有一個直驅擋,僅能覆蓋中高車速的勻速工況,其它工況如高速爬坡、中高速超車、中速巡航,仍需要用串聯模式覆蓋,進而出現動力性、效率和NVH都無法滿足最高要求的現象。
功率分流架構在高巡航工況下發動機始終要分出一部分功率發電,部分能量通過發電機傳遞給驅動電機驅動,傳遞鏈整體效率較并聯直驅低,導致油耗較高。另外動力分流無法實現發動機和驅動電機并聯驅動,整體動力性能一般。
因此,智能DHT串并聯技術通過采用雙電機混聯拓撲結構,多模式驅動智能選擇,具備動力傳遞鏈更短、發動機更早介入直驅等優勢,更好的實現了不同負荷、多種工作模式的最優運行,性能與效能兼顧,解決了高速再加速等痛點。
02
高能量密度三元鋰電池包
電池包通過智能能量管理系統,既可以實現最大的續航能力,又能保證電池壽命和安全。即便在低溫的環境下,智能熱管理系統,能夠實現主動加熱和余熱回收,減少非必要的電量消耗。
車主還能通過手機APP開啟電池包加熱,保持車輛始終處于較優的駕駛狀態;同時在低至零下30攝氏度,高至55攝氏度、5000m以上海拔地區電池均可工作,配合主動保溫和插槍保溫功能,滿足各種條件下的自由駕駛。
拿鐵DDHT-PHEV還為首任車主提供終身質保,及電池容量衰減保證。相較同級自主新能源車型,拿鐵DHT-PHEV的34千瓦時高能量密度三元鋰電池包,能耗更低,即使面對同級更大的電池包,卻能有更長的純電行駛里程。
當然,電池包的安全也必然是有保障的。拿鐵DHT-PHEV離地間隙184mm,電池包進行PVC噴涂,外層還有金屬板保護,可以有效防止石擊、碰撞、涉水等造成的損傷。同時,電池包擁有5重防護設計方案,利用有效的熱隔離、熱疏導保證電池包內部安全,可承受1000℃高溫,并通過了預熱60s、直接火燒70s、間接火燒60s的燃燒安全測試。
寫在最后:
憑借著超長純電續航優勢,拿鐵DHT-PHEV優先使用純電模式,起步響應迅速,毫不拖拉,擁有純電般的駕駛質感,享受電車帶來的靜謐性和平順性。即便是官宣的184km的超長純電續航,也可實現一周一充,完全能夠滿足日常通勤所需。
所以,不要聽鍵盤俠們說虛標,虛標是有的,但也得看什么品牌。虛標也會有的,還得看這虛標是不是反向虛標。講真,我是很喜歡這種反向虛標的續航里程,給人一種隱藏式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