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一臺好車,尤其是一臺實用的,好的SUV,最少需要多少錢? 在曾經的燃油時代,這個問題甚至都不能稱之為問題。最低可能只需要8-9萬,消費者們就能找到大把的選擇,它們普遍動力強勁,品質可靠,空間大,配置還很高。 可在如今限牌限行、且油價高企的新能源時代,卻找不到這樣的選擇了。 新能源混動技術確實賦予了汽車更低的油耗、更高級的動力質感,但與此同時其高昂的電池成本,也使得這些車型的價格水漲船高,在絕大多數消費者能夠承受的10萬級市場中,此前沒有任何一臺新能源的SUV車型可以滿足“好車”的標準。這直接導致了如今車市消費者兩難的局面,“好車”消費者買不起,不好的車,消費者又不想買。 這個局面,直到斯威大虎EDi的出現,才終于被打破。最低僅需9.99萬,就可以得到一臺中型的新能源增程SUV,而考慮新能源落地免交購置稅的因素,其實際落地的成本,與此前燃油時代9萬元車型落地相差無幾。 那么,為什么斯威大虎EDi會這么便宜?它便宜了之后,做工和品控又控制得如何呢?包括它說自己是新能源增程式混動,實際的能耗表現又與那些昂貴的競品差多少呢?一系列的問題接踵而至。 于是,我們就找來了斯威大虎EDi的實車,來看它的實際表現到底如何。 細節做工與品控,斯威大虎EDi遠超最初的期待 實車體驗,先從靜態開始。 在看見斯威大虎EDi實車的第一個瞬間,我大概就明白其成本與定價大概是怎么個邏輯了。雖然官方宣稱它為中型SUV,但實話實說,其實際的視覺尺寸,大概也就是緊湊級的水準,4605*1815*1825mm的三維數據,也確實只是常見緊湊級城市SUV的表現,實車并不算太大,車體的成本自然不會太高。 當然,拉開第二排的車門之后,可以看見其內部的實際空間表現,還是能對得起“中型SUV”這個名號的,得益于2780mm這一同級拔尖的長軸距優勢,其第二排座椅的腿部空間肉眼可見的十分充裕。 更夸張的是,因為其整體車身結構優化更偏向于空間取向,而非性能取向,就使得斯威大虎EDi的引擎艙相對占用空間較小,乘員艙空間更大。在4605mm的車長之下,這臺車型做出了三排7座的布局,還是豪華品牌大車們引以為傲的2+2+3的二排獨立座椅布局——不僅第三排進出更便捷,第二排乘客也能獲得更尊貴的獨立乘坐體驗。 很難想象,這樣的大空間與7座人性化座椅布局,是一臺10萬級的增程SUV能實現的事情。 而更難想象的,還有這臺斯威大虎EDi于內于外的細節設計與做工品控。 實話實說,最初我是有些擔心它的細節設計與做工品控的,畢竟“成本守恒”。尤其是10萬元已經能給到你足夠空間與增程新能源動力總成的時候,很自然就聯想到可能會有一些“偷工減料”的地方。 但客觀來說,斯威大虎EDi還真挺誠意的,即便材料用的不是特別高級,但也沒有去“偷工減料”來壓縮成本,該有的,它都有,品質做工也絕對到位。 就比如以我們試駕的這臺車來說,能直觀看到受制于成本,雖然其內飾在很多地方都只是硬塑料,而非更貴的軟質搪塑或皮革,但即便如此,斯威還是做出了視覺上足夠的品質感,比如其主體的顏色沒有采用傳統的黑色,而是青綠色與奶白色的撞色搭配,就很有溫馨感與品質感;又比如飾板,除了中控區域的高亮黑色鋼琴烤漆,還能在出風口、門板與方向盤上找到啞光金色的鑲邊點綴。 再加上還有10.25英寸的懸浮式中控屏、7英寸液晶儀表盤、旋鈕式換擋桿等帶來的科技感受,以及其工整且嚴密的接縫處理,這套內飾其實單就視覺感受而言,已經不比很多20萬級別的合資車型差。 此外,工整嚴密的做工,同樣也體現在斯威大虎EDi的車外部分。就以我們實拍的車頭這么一個特寫角度來看,雖然車型定位相對入門,但車頭引擎蓋上該有的,工藝復雜的肌肉感線條,斯威并沒有省去,又比如中網兩側的鍍鉻橫條,其實本可以省去再節約點成本,但斯威也沒有這么做,因為會影響顏值與氣場。當然,像是直觀能看到的引擎蓋與翼子板的接縫,斯威大虎EDi也做的相當工整且均勻。 至于配置部分,根據車款不同、價格不同,配置肯定會有所差異。而以我們實拍的這一臺頂配版本來看,其實也能算同級別出類拔萃的配置水準了,比如自動大燈、電動天窗、定速巡航、胎壓報警等一系列舒適與安全性配置,它都是直接標配不用加錢的。而你要知道,這只是一臺10萬級別的SUV車型,還是成本先天更高的新能源增程車型。 那么問題來了,靜態之外,斯威大虎EDi的增程動力總成,在動態方面的表現又如何? 動態質感與能耗,斯威大虎EDi值得新能源身份 在產品的動力總成宣傳賣點上,斯威大虎EDi其實有著“雙重優勢”。 斯威大虎EDi充電接口 第一重,就是上文我們已經說過的“新能源增程”優勢。一方面它是新能源車型,享受所有與之相關的政策支持,包括且不限于免購置稅、不限購、不限行,以及像是某些城市還有路邊市政車位前兩小時新能源免費停車等政策,它都能夠享受。 另一方面,新能源增程式動力總成,也就意味著斯威大虎EDi的用車成本足夠低。如果您有充電樁的安裝條件,家用電的低成本自不必多說,即使不用家充,您買來純粹當油車加油來開,其能耗成本也大幅低于同級別任意競品車型。 3.8升/百公里,這是我們試駕的實測油耗。純城市路段、中低速但不擁堵、油電混合模式、強動能回收、單車雙人無重物,這一系列條件,幾乎是最理想的低油耗測試工況,可能其它絕大部分工況油耗都會高于這個數據,但我們既然能開出這個數據來,自然有它的參考價值。 官方數據顯示,斯威大虎EDi綜合路況饋電油耗為5.5升每百公里,比我們實測數據高,也更符合實際情況。不過實話實說,5.5L的數據其實已經很低了,畢竟這是一臺7座的SUV車型,而真正開過車的老司機們,都知道這類車型油耗本身是非常高的。 第二重優勢,則是斯威大虎EDi動力總成與相關附件的“血統”優勢。眾所周知,國內目前在新能源混動領域的技術一哥,是比亞迪,而為比亞迪提供技術研發與相關總成生產的子公司,名為“弗迪動力”,消費者們耳熟能詳的比亞迪DM-i超級混動,刀片電池等,均出自于“弗迪”之手。 為斯威大虎EDi供應動力總成的,正是“弗迪動力”,依托全新EDi智能混動電驅平臺,斯威大虎EDi采用由弗迪動力供應的DHT200混動總成+1.5L高效發動機,組合成增程式混動系統。 其中,1.5L高效發動機,應用阿特金森循環等先進技術,熱效率高達41%,這是這套混動系統先天省油的最基礎保障,而DHT200混動變速箱,又能為消費者實現EV純電和智能混動的完美配合。 在低速情況下,斯威大虎EDi始終保證純電驅動,即便是電池低電量饋電,也能由發動機發電再供給驅動電機,所謂“增程邏輯”,因為電機先天更靜謐、功率和扭矩也更大,所以此時其在動力性、NVH和動力質感的表現上,還是遠超同級燃油競品;而在高速工況下,斯威大虎EDi還會智能選擇混動模式,發動機配合電機工作,依然省油的同時,動力還會更加澎湃。 當然,關于斯威大虎EDi采用“弗迪動力”供應核心總成這件事兒咱也不是口說無憑,事實上,在我們試駕車打開引擎艙后,在其內部就發現有“BYD”的logo;而這,似乎也會是斯威大虎EDi給予消費者在動力總成的品質與可靠性方面最大的信心。 寫在最后: 毫無疑問,斯威大虎EDi最具競爭力,最值得選擇的點,就是“價格”。9.99萬起售,放眼整個新能源市場,它就是目前您能夠找到的,最便宜的一款7座增程SUV車型,不僅空間大、夠實用,其能耗成本也夠低。 而除了便宜實用的同時,斯威大虎EDi還沒有放棄應有的做工與品控,內飾好看、鈑金精湛,配置也不算低;同時還有弗迪動力給予它的杰出動力質感,又澎湃、又靜謐、又平順;還是放眼整個市場,對比此前同樣差不多10萬元左右落地的其他7座SUV競品,斯威大虎EDi的優勢都是多維度的。 那么,您會考慮來一臺嗎?(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