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年車企年銷量榜單出爐,這意味著2022年的全年度銷量成為定局,排名情況也成為了業內外人士討論的焦點。人們討論最多的顯然是榜單第一的車企品牌,相信大家內心已經有了答案。它就是2022年叱咤風云的比亞迪,憑借180.5萬的年銷量排在榜單第一,而比亞迪2021年的年銷量只有72.3萬,同比增長149.4%,確實實至名歸。
除了大家一致關注的榜首名單之外,墊底車企品牌也成為了大家關注的重點。畢竟2022年的車企市場競爭尤其激烈,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崛起,讓汽車市場的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于整個汽車行業來說,2022年是汽車市場的一個轉折點。尤其是傳統車企品牌,一旦沒有及時跟上時代步伐,很可能就會迅速掉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2年車企品牌銷量墊底的品牌,是曾經汽車市場的熱門品牌——東風本田。東風本田2022年的年銷量為65.2萬輛,排在15大車企的最后一名,讓人頗感意外,又似乎是意料之中。對比東風本田2021年79.3萬輛的年銷量,同比增長為-17.8%,形勢有些慘淡。面對這樣的結果,不少人早已預料,但依舊想不到能夠這么慘。
排在東風本田前面的是華晨寶馬和奇瑞汽車,年銷量分別為65.4萬輛以及71.8萬輛。華晨寶馬主打的是豪華車市場,而奇瑞汽車是老派自主汽車品牌,東風本田排在這兩個品牌之后,足以看出品牌2022年的乏力。至于東風本田落敗的原因,人們對此也有了不少討論。在眾多的討論中,這幾個原因是大家提及更多的方面。
一、品牌的傲慢
在自主品牌汽車成長緩慢的年代,東風本田憑借可靠的三大件,在國內市場收獲了大批忠實的用戶,也憑借可靠的質量、出色的耐用性以及低油耗收獲了良好的口碑,成功幫助東風本田長期占領大量的市場份額。與此同時,東風本田為了更大程度提升利益,不斷在產品配置以及用料方面進行縮減,為品牌日后的衰減埋下伏筆。
隨著自主品牌紛紛崛起,不光在三大件技術方面逐漸縮小與東風本田的差距,還在配置與智能化方面體現出更鮮明的優勢。相比之下,東風本田自身的優勢逐漸縮小。即便如此,東風本田依舊相信自己能夠憑借此前打下的品牌口碑贏得市場,并沒有明顯改善產品品質以及配置方面的問題。等到銷量持續下滑,東風本田才慢慢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也實打實的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價。
二、缺乏創新,固步自封
在2022年以前,燃油車依舊是汽車市場的主導車型,但新能源車已初出茅廬,呈現出了改變未來汽車市場的姿態。進入2022年以后,新能源車迎來了新的轉折點,不光出現了大量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比亞迪也率先宣布放棄燃油車,全力投入新能源汽車市場。
面對這一改變,不少傳統車企紛紛跟上市場腳步,先后推出了混動車型以及純電車型。東風本田對此表現的相對緩慢,雖然也推出了混動以及純電車型,但市場反應速度顯得十分緩慢,沒有體現出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足夠重視。不光車型比較少,在新能源汽車上的創新也比較少見。在新能源汽車選擇眾多的市場上,吸引力十分一般,也讓東風本田在新能源汽車時代逐漸掉隊。
直到目前,從東風本田透露出的發展規劃來看,依舊沒能感受到東風本田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大刀闊斧的改變。或許對于東風本田認為,新能源車依舊無法取代燃油車。但從目前的市場風向來看,新能源汽車正在成為新的市場主流。東風本田這種固步自封的做法,是在親手關上自己未來的大門。
三、內部貪腐不斷,加劇企業內耗
東風本田作為國企,內部貪腐問題一直比較尖銳。盡管企業內部一直在反貪反腐,也遲遲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其實貪腐問題在東風本田一路高歌的年代并不會影響企業發展的根基,但當下的東風本田搖搖欲墜,內部貪腐問題依舊沒能緩解,不光加劇了企業內耗,也讓東風本田錯過了跟上時代的絕佳機會。
傳統車企想要在新能源汽車時代跟上步伐,首先要在技術研發上持續投入,才能夠用亮眼的技術與產品吸引更多消費者。東風本田內部的貪腐問題嚴重影響了自主研發的進度,讓東風本田在新能源汽車時代節節敗退。再加上領導管理層的思維局限,讓東風本田錯失好局,逐漸淪為了如今的境地。
東風本田還有機會翻身嗎?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機會比較渺茫。不光是東風本田,大部分合資品牌的發展形勢都不太明朗。不光是東風本田,大部分合資企業多多少少都存在上述一些問題,但東風本田更為明顯。想要在新能源汽車時代發生,東風本田需要從上至下進行換血革新,但這種情況出現的幾率幾乎為零。這也意味著東風本田很難恢復往日的榮光,但短時間內并不會退出市場,至少不會退出國內市場。2023年的東風本田如果還沒有大動作,市場份額可能還會繼續被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