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東風日產宣布完成累計1500萬輛銷量的里程碑,這個重要的時刻,作為東風日產第二品牌的啟辰,立刻公布了自己的銷量數據,仿佛在極力向世人證明自己的重要性。
可問題是,啟辰的銷量數據完全讓人看不懂——2022年,啟辰更進一步,前10個月,啟辰累計銷量就超過2021年全年;1-11月,其終端累計銷量同比增長23.9%——真的是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不過,雖然啟辰未公布具體數字,還是有媒體根據啟辰的2021年銷量進行了大致推算。
【資料圖】
2021年,啟辰品牌總銷量為87816輛,12月銷量為16776輛,也就是前11月銷量為71040輛。按照23.9%的增量算,啟辰2022年前11月銷量應為88018輛,剛好超過2021年全年銷量,所言不假。
只是,一個年銷不到10萬的合資自主品牌,卻能喊出品牌向上的口號,啟辰從哪里來的勇氣呢?
普遍意義上來講,品牌向上有兩個途徑,一是產品高價值化,二是品牌純電動化。第一點是不用想的,啟辰產品早已經被貼上廉價的標簽,再加上一直都是用著東風日產淘汰過的技術,根本就無法從產品上提升價值。至于第二條,倒是有點機會。
事實上,自2020年末重新回歸東風日產后,啟辰的功能性就被定好了,那就是代替日產開展本土化、年輕化的研發工作,尤其是充當東風日產電動化的一把尖刀。
可是新能源轉型談何容易,盡管啟辰早在2014年就推出了首款電動車,但實際上啟辰現階段所布局的新能源汽車,清一色是油改電的B端車型,這些車型最終的去向是供于公共交通和共享車型市場,對于私人用戶而言并無吸引力。
在電動化時代,啟辰可以說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2022年馬上就過去了,國家新能源補貼也來到了尾聲,啟辰依舊沒有發布新能源發展規劃,甚至連餅都沒有畫……
也不知道啟辰等什么,難道是在等日產的投喂嗎?
然而,如今的日產已經今非昔比,眼下正困在新四化轉型的泥沼里。話說,日產自身都無暇顧及,哪有空管你一個“外來兒子”。退一萬步來說,即便日產大方地將次一級的技術送給啟辰,啟辰也不敢要,畢竟雙積分考核壓力無時無刻都壓在頭上。
于是,如今的啟辰,早已徹底淪為了東風日產電動化布局的炮灰,品牌可持續發展也成為一紙笑談。
再來看品牌年輕化層面,雖然啟辰一直強調在深度抓住數字化時代的年輕人,但在年輕化的道路上,無論走多遠,都首先要以品質作為基礎支撐的。啟辰,顯然不是。
今年11月3日,東風啟辰大V車主王先生投訴稱,他的東風啟辰大V 2021款 260T 愛豆版車型買車不到一年就多次出現車輛導航卡頓死機的故障,目前自己根本無法正常使用車機導航功能。
據王先生表示,他已經維權好幾個月了,每次東風啟辰廠家都說讓去4s店檢查處理,但每次去都不解決問題。更令其苦惱和無奈的是,4s店售后有一位領導說啟辰都快倒閉了。
快倒閉了,快倒閉了,連自己的經銷商都這樣認為,憑什么要普通消費者相信呢?
無獨有偶,另一位啟辰大V2021款260T天王版車主聲稱,其去年12月底購車,在購車半年左右的時候,遭遇驚魂一幕。
具體情況是,該車輛在無任何征兆情況下突然抖動一下,車輛驟然降速降擋,車速從105公里突然下降至60公里左右,擋位從D7降為D3,所幸后方車輛離得較遠,未發生高速追尾,后續踩油門加速過程中汽車加速無力,擋位和車速提升緩慢,發動機噪音變大、油耗增加。后經過4S店的檢查,被告知是“嘯叫和噪音大是渦輪介入”及“不影響駕駛”要求客戶先開繼續使用車輛。
值得一提的是,該車主自稱是東風員工。也就是說,被自家員工投訴解決問題,啟辰也算是被按在地上摩擦了。
由此可見,啟辰的品牌年輕化根本不是以產品品質作為基礎的,其幻想著作一些年輕人喜歡的營銷,就實現了品牌年輕化,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嘛。如果只是這樣簡單,干嘛要耗盡功夫搞研發呢,玩就行了。
所以說,啟辰品牌雖然旗下產品很多,但并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變化,也并沒有擺脫日產技術的“束縛”,實際上還是啟辰品牌的創新能力太差,如果這種局面持續下去,啟辰被消費者拋棄是遲早的事。
不過幸好,目前的啟辰還有一定的存在意義,那就是繼續為東風日產做嫁衣,不停的試錯,然后修正,讓東風日產少走一些彎路。
至于消費者買不買賬,對于東風日產來說根本不重要,一粒炮灰而已,東風日產還養得起。(采寫|汽車有智慧 火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