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廂,神龍汽車剛剛有了起色,那邊廂,標致雪鐵龍卻說要停止在中國生產?這操作著實把人整懵了。
就在上周開幕的巴黎車展,作為東風標致和東風雪鐵龍的合資方,Stellantis集團CEO唐唯實(Carlos Tavares)表示,旗下的標致和雪鐵龍品牌未來將采用輕資產方式在中國運營。
又是“輕資產”,上一次聽到車企說這個詞,僅僅是三個月之前,上一次是廣汽菲克。
【資料圖】
今年7月,Stellantis獲得與廣汽集團合資企業廣汽菲克多數股份的計劃談不攏,Stellantis決定終止本地合資企業廣汽菲克,采用輕資產方式在中國發展Jeep品牌。也就是說,往后Jeep品牌汽車將不會在中國生產,而是選擇以進口的形式在中國分銷。
如今,Stellantis對標致雪鐵龍再次如法炮制,意味著,剛剛有了些許起色的神龍汽車,努力很可能要付諸東流。
截至10月16日,神龍汽車2022年累計銷量突破100600輛,不僅超過2021全年,更連續23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甚至有數據預測,神龍今年全年銷量有望突破13萬輛,實現同比30%的增速。
而唐唯實上面一番言論一出,著實是讓艱難拼搏一年多稍有起色的神龍汽車心都涼了半截。明明起色就在眼前,為什么標致雪鐵龍還要被輕資產?
事實上,這并不是一家標致或者雪鐵龍的問題,而是整個中國法系車市場都在嚴重收縮。今年1-8月,法系市場份額只有0.6%。數據顯示,2018年-2020年神龍汽車連續三年累計虧損額高達64億元。直到今年上半年神龍汽車仍是虧損狀態。好消息是相比去年同期虧損減少2.9億元。
可是Stellantis終究不看好中國市場,目前Stellantis集團的業績主要由北美、歐洲和南美市場支撐,今年上半年,整個大亞洲市場僅僅銷量為10萬輛,而在中國的銷量更是僅4.7萬。在全球銷量占比0.16%。
在入不敷出的背景下,Stellantis合資公司陸續退出中國市場是意料之內。
但是唐唯實說,做出這一決定是在考慮Stellantis在中國市場的長期計劃,這一點難以讓人信服。合資公司對中國市場的針對性產品策略都無法翻盤,用純進口法式產品就有希望在中國市場長久走下去嗎?對于這個問題中國消費者心中都有數。
所以,標致雪鐵龍如今與其說是“輕資產”,不如說是在吹響退出中國的號角。
但是你輕資產就輕資產,走之前還把臟水潑在中國市場身上,就太傷害中國消費者的感情了。
在巴黎車展上,唐唯實點名說中國市場政策干預太強,說中國傾向本土品牌而對外國品牌不友好,甚至呼吁歐洲政府限制中國品牌進入歐洲市場,因為在他看來外國品牌在中國也是受到限制了的……
政策干預太強這一點確實存在,但是那么多合資品牌,消費者為什么就不買賬你法系車,自己沒有點自知之明嗎?
不僅設計孤芳自賞,價格還莫名其妙的高冷,關鍵是技術迭代慢n拍,同款的THP發動機人家寶馬都換兩代了你還在用著舊的,高傲的法國頭顱真的給中國市場開發過合適產品嗎?
至于什么中國傾向本土品牌對外國品牌不友好,在中國受到限制,更是無中生有。
多少外國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不是得到了從中央到地方從銀行到市場的優待?看看多少合資車穿行在中國的道路上,多少合資車企在中國增設研發中心?
如果說在中國賣不好就是受到限制,那標致、雪鐵龍、DS、歐寶、Lancia等整個法系車陣容早早就退出美國市場,也被美國市場限制了?關鍵是,標致雪鐵龍入華比日系早得多,最后最墊底的反而也是你。
唐唯實此番言論就是典型的“放下碗就罵娘”,而且是把“不要埋怨自己,要指責別人”的優秀品質發揮到極致。
發表這種不負責任的觀點,著實不是一個全球第四大汽車制造商所該有的格局。對于這樣沒有自知之明的車企,不淘汰都對不住用錢包買單的中國消費者。
遇到了這樣擺爛的合資伙伴,只能說可惜了這一年多以來努力翻盤的神龍汽車。
神龍汽車總經理陳彬還滿懷期待地表示,雙方股東正在就大力支持神龍公司未來發展的新方案緊密談判,敲定后就會對外宣布。國內外媒體關于唐唯實發言的解讀有誤。
但是從廣汽菲克的教訓來看,努力的神龍汽車最終恐怕還是難免希望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