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碳達峰、碳中和已經成為全球的共識。我國明確提出“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發展目標。在該目標的指導下,汽車及相關產業鏈掀起一場自上而下的減碳運動。在這場運動中,新能源汽車無疑被寄予厚望。
(資料圖片)
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描繪的愿景與目標中,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汽車總銷量的20%以上;到2030年則要占比達到40%以上;到2035年這一占比數據則要達到50%以上。而從目前實際的市場表現來看卻是更加激進。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呈現“井噴式”態勢,一舉突破300萬輛,市場滲透率達14.8%;2022年5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36.0萬輛,同比增長91.2%,市場熱度高漲。
與此同時,在飛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也催生出多種技術路線,時刻影響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軌跡。
6月29日,在北京舉行的“重新想象——新能源大爭時代如何做選擇”論壇上,中國汽研北京分院行業發展部部長楊紅松、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教授孫立清、長城汽車混合動力系統技術總監趙晴、星車場創始人張耀東、網易傳媒副總編張齊、水滴汽車CEO 武衛強等來自產學研各界的專家、大咖一起坐而論道,從行業政策、技術角度、用戶市場以及企業品牌等多個專業角度,對新能源大爭時代的技術路徑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長續航PHEV是中國汽車一大“發明”
水滴汽車CEO武衛強
武衛強在《預言時代,長續航PHEV真的不僅僅是0焦慮》主題演講中表示,“對于當下汽車市場消費最大關鍵點,不是造出什么樣的電動車,而是拿什么替代銷量龐大的燃油車?在眾多新能源技術路線中,長續航PHEV技術為用戶創造新的需求,能夠完全替代燃油車。”
在武衛強看來,長續航PHEV只有中國傳統車企能做。“中國品牌在長續航PHEV領域占盡優勢,畢竟,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規模、最具成本競爭力的完整產業鏈、政府政策傾斜、傳統車企在技術上持續探索的車企等多方因素綜合下,才出現長續航PHEV這樣的革命性新能源技術。”他說到。
而魏牌是長續航PHEV技術的開創者和領先者。摩卡(參數|詢價)DHT-PHEV作為第一代長續航PHEV產品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同時,拿鐵(參數|詢價)DHT-PHEV將長續航PHEV技術下放和普及,讓更多消費者享受技術創新的魅力。
武衛強表示:“很多年以后回頭看,長續航PHEV是中國對全球汽車工業做出的重大貢獻,它的重要度不亞于奔馳發明汽車、豐田創造精益生產模式、福特發明流水線生產模式。它是中國為世界汽車工業的一大‘發明’。”
長續航PHEV技術是中國汽車的絕活
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教授孫立清
孫立清以《為何是PHEV助力中國汽車工業實現技術躍遷?》為主題演講,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在他看來,國內在混合動力汽車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電池技術的快速迭代、龐大的市場需求、更有力的政策刺激潛在空間,為長續航插電式混合動力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長續航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不是過渡,而是風口。
“魏牌DHT -PHEV長續航插電式混合動力站在了風口。”孫立清說到,長城汽車在深入研究和汲取主流整車產品構型方案優勢的基礎上,通過高效發動機和高效電驅的配合工作,獲得了寬廣高效驅動力裝置,同時采用了雙電機,使得串聯并聯串并聯自如,并通過使用兩檔DHT變速箱,獲得了整車動力性和經濟性優勢,搶占了長續航插電式混合動力的風口。
孫立清通過全面分析了魏牌長續航插電式混合動力的架構特點、技術優勢和巨大的潛在產業化發展空間,并呼吁制定針對長續航插電式混合動力的激勵政策,構建完善的市場生態。
“在技術上做追隨者是沒有出路的,電動化為中國汽車市場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技術風口,中國汽車品牌需要更多先進技術引領,魏牌長續航PHEV為中國汽車工業的技術崛起提供了樣板。”孫立清表示到。
長續航PHEV踩中政策新風口
中國汽研北京分院行業發展部部長楊紅松
楊紅松從政策、市場的角度對當前新能源汽車技術路徑做了分析。他認為,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提升過程中,在電池成本尚未大幅下降且充電不能方便之前,插電車型尤其長續航PHEV在一二線城市會受到消費者青睞。
楊紅松表示:“無論是‘雙碳’戰略的落地,還是用戶需求的轉變,都決定了油轉電進程不能一蹴而就,長續航PHEV綜合了油電車的優勢,將為用戶提供‘魚和熊掌兼得’的出行方案。”
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楊紅松認為,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技術路線由市場決定,政府不干預。PHEV符合“純電驅動”國策且兼具性價比;同時,長續航PHEV的推出,一是滿足國家碳排放要求,二是動力電池價格比2015年之前大幅下降。
對于長續航PHEV今后的發展,楊紅松給出了建議。他建議給長續航PHEV和純電同樣的待遇,對于純電續航達到某個限值車型,通過監測其充電頻次(如每周充1次)可按純電車型執行限行管理。在消費稅和車購稅方面對長續航PHEV也可以適當放寬。
魏牌長續航DHT-PHEV是大爭時代最好的選擇
長城汽車混合動力系統技術總監趙晴
趙晴以《做零焦慮智能電動的領跑者,魏牌DHT-PHEV是大爭時代最好的選擇》為主題做了分享。她表示,“長續航智能DHT-PHEV,就是魏牌給出的當下甚至未來數年最好的技術方案。”
趙晴介紹到,魏牌摩卡DHT-PHEV由一套1.5T高熱效率發動機+130kW高集成DHT變速箱+39.67kWh高能量密度電池包+135kW高性能電后驅動橋組成的高集成度智能DHT系統。純電續航能夠達到204km,是最長純電續航的非純電動車。
魏牌的智能DHT兩檔串并聯技術則可以實現EV、串聯、并聯、發動機直驅多種驅動形式,因此在包括高速、爬坡等全場景路況下動力更強,油耗更低,NVH表現更好。同時,搭載毫末智行NOH智慧領航輔助駕駛系統,魏牌摩卡DHT-PHEV也是最智能的汽車。
在趙晴看來,從企業端、到用戶端、到政策端,魏牌長續航智能DHT-PHEV能夠實現多方共贏。最后,趙晴呼吁對長續航DHT-PHEV在北京以及上海等這些大城市開放“路權”,要鼓勵更加綠色節能、高品質,滿足消費需求的產品,也有利于新能源市場整體發展。
新能源大爭時代,長續航PHEV包治百病
主題演講后的圓桌論壇環節,與會行業大咖分別就“大爭時代新能源技術該如何選擇?”、“智能化最適合的技術路徑”以及“長續航PHEV能否引領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等話題展開頭腦風暴,觀點激蕩。
對于“大爭時代新能源技術該如何選擇?”這一話題,PHEV成為他們一致的選擇。在楊紅松看來,相比增程式技術,PHEV技術對基礎設施要求不高,在當前市場新能源基礎設施還不完善的背景下,至少到2030年PHEV都會很火熱。
網易傳媒副總編張齊
張齊的觀點是,相比當前純電車充電慢,續航里程短等焦慮,PHEV車型可油可電的驅動方式能夠解決很多消費端的痛點。張耀東認為,現階段及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以PHEV為主的混合動力是化解矛盾的解決方案之一。
武衛強認為,燃油車有德系品牌壓住,混動有日系品牌壓住,純電有特斯拉先入為主,蔚來、小鵬緊跟其后。中國汽車行業要想實現“彎道超車”,目前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PHEV技術路徑是最佳的方法。
談及“最適合智能化的技術路徑”時,楊紅松表示,不論哪種電動化和智能化,以及網聯化、共享化并不是一個單一的發展模式額,而是融合的,甚至并行的。而未來智能化一定是和新能源捆綁在一起的。
張齊認為智能化一定是未來,而什么技術能夠更完美承接智能化,什么技術就是未來。像PHEV搭配大容量電池也可滿足智能化配置高功率需求,更容易實現智能化。
星車場創始人張耀東
張耀東的觀點是,沒有所謂的新勢力,智能也不應該是新勢力獨有的標簽,只有采用新技術更符合時代需求的新產品。傳統企業有數十年的造車經驗,以及雄厚的實力,在智能技術研發和應用上,更有優勢。
在武衛強看來,純電車和長續航PHEV技術都是智能化的承載體,但相比純電車,長續航PHEV沒有續航里程焦慮,而且長續航PHEV相比純電車保值率也更高,更適合當下智能汽車的發展。
中國汽研北京分院行業發展部部長楊紅松
對于“長續航PHEV能否引領中國汽車品牌向上”,楊紅松表示品牌向上背后是需要一個良好的消費環境,當前出臺很多提振汽車市場消費的政策,有利于包括長續航PHEV技術在內的中國汽車實現品牌向上。
張齊認為,在電動化時代,中國汽車品牌利用純電換道超車,通過在EV技術上研發,超過傳統合資車企。如今,長續航PHEV技術是純電技術的再一次進階,以絕對的技術實力與豪華品牌比肩,助力中國汽車品牌實現向上。
張耀東表示,“以市場換技術”是偽命題,中國汽車工業的崛起絕不只是追求市場保有量的增長,一昧的技術跟跑是不可能完成超越的,長續航PHEV技術的誕生將推動中國汽車品牌實現領跑,是中國汽車技術向上的又一里程碑。另一方面,對文化的自信和國貨的認可中國年輕一代消費者,不看品牌看療效,給了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的信心。
武衛強的觀點是,歐洲企業放棄了PHEV技術的研發,因此長續航PHEV技術是中國企業一次換道超車的絕佳機會。去年PHEV車型銷量約60多萬輛,今年也將會是一個更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有很大的市場份額,最有可能引領中國汽車品牌向上。
伴隨著專家大咖的精彩討論,本次“重新想象 新能源大爭時代如何做選擇”論壇也接近尾聲。憑借絕對的技術優勢,當前市場對于長續航PHEV技術的呼聲也愈發高漲。事實上,得益于領先技術,中國車企能夠更好地抵御變革和轉型期中諸多動蕩和不確定因素,找到一條真正符合中國市場的解決方案,完成從燃油到智電時代的平穩過渡。
以魏牌摩卡DHT-PHEV和拿鐵DHT-PHEV為代表的零焦慮的長續航PHEV為支點,自主新能源品牌有望率先撬動燃油車根基最深、體量最大的大眾級市場,并動搖合資品牌在燃油車時代取得的強勢地位,實現彎道超車、品牌高端化和向上躍遷。
新能源大爭時代作何選擇?通過本屆論壇可以有一個基本結論,那就是:大爭時代不進則退,唯勇者勝!我們必須選擇進取、雄心和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