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騙局警惕

  • 發表于: 2023-08-11 06:23:07 來源:南寧新聞網

南寧云—南寧新聞網訊(記者 李琴 通訊員 蔣力)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中,一些不法分子受經濟利益驅使,利用考生和家長的急切心理,散布虛假信息、制造販賣焦慮,針對招生錄取、志愿填報等環節實施詐騙,嚴重擾亂考試招生秩序,自治區招生考試院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務必通過官方渠道查詢、咨詢有關信息,切勿輕信不實消息,切勿存有僥幸心理,謹防上當受騙。如果遭遇詐騙,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資料圖片)

一、認準官方權威渠道,“小道消息”不可信

【現象】近年來,一些社會機構和個人通過網絡平臺發布有關涉考涉招信息,存在政策解讀不準確、信息提供不真實等問題,有的甚至通過假冒、仿冒高校和招生考試機構官方網站、公眾賬號編造散布虛假信息,迷惑考生和家長,實施詐騙,嚴重擾亂考試招生秩序。

【提醒】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深入實施2023高考護航行動,開展“點亮權威考試招生機構官網標識”專項行動,已協調有關互聯網平臺對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和高校的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進行了權威標識,便于廣大考生和家長識別,獲取正規的招生政策和服務信息。此外,每年具有招生資格的全國高等學校名單都會在教育部官方網站發布。考生和家長可通過教育部官方網站“文獻”欄目下的“全國高等學校名單查詢”進行查詢核實。“廣西招生考試院”官方網站、自治區招生考試院官方微信公眾號“柳園清風”是我區發布普通高校招生信息的權威渠道,在此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在網上搜索普通高校在我區的招生信息時,請認準帶有“官方”二字標識的“廣西招生考試院”網站和“柳園清風”微信公眾號,謹防山寨賬號或網站騙局。

二、警惕“天價志愿輔導”陷阱,理性報考不迷信

【現象】一些社會培訓機構和“網紅”通過“不浪費1分不浪費未來”“讓每1分都發揮價值”等說法吸引流量,夸大志愿填報作用,制造販賣志愿填報焦慮。然后,包裝打造“專家”“名師”,虛假編造“內部信息”“內部數據”,宣稱“大數據志愿輔導”“一對一咨詢”等,誘導考生和家長購買高價、天價志愿填報咨詢服務。

【提醒】有關部門從未發放“高考志愿規劃師”這類職業資格證書,某些社會機構所謂的“志愿規劃師”“專家名師”等大多是臨時招募的社會人員,按照機構提供的“臺詞”給考生和家長輔導。高考填報志愿前,自治區招生考試院會發布“廣西普通高考一位一檔表”“廣西普通高考一分一檔表”、去年各高校錄取情況、志愿填報指導視頻等,高校也會在官方網站介紹學校招生章程和往年錄取參考信息,并不存在所謂的“內部信息”“內部數據”。同時,在志愿填報期間,考生可通過“廣西招生考試院”和各高校官方網站、官方微信公眾號或編發的志愿填報相關資料等查詢所需參考信息,也可通過撥打當地招生考試機構、高校的咨詢電話了解相關政策和信息。

考生和家長要結合自身情況,綜合考慮個人志向、興趣愛好、特長優勢、生涯規劃等多種因素,著眼于國家需要和社會需求,科學選擇,自主填報,不要迷信所謂高價、天價志愿填報咨詢服務。

三、了解高校招生政策,“特殊渠道”不存在

【現象】高校招生錄取期間,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聲稱“認識某某領導”“認識某某招辦”,甚至通過偽造文件、私刻印章、設立報名處和咨詢電話、假冒高校招生工作人員等,謊稱可以“走后門”“搞特殊”,通過“內部指標”“機動計劃”“計劃外補招”“降分補錄”等說法實施詐騙。

【提醒】教育部“三十個不得”招生工作禁令中明確要求,“不得擅自擴大高校招生規模或調整高校招生計劃”“不得無計劃或擅自突破計劃規模進行招生或違反計劃管理要求調整計劃”“省級招辦不得違反投檔工作程序或在政策之外降低標準向有關高校投放考生檔案”“不得違反規定的招生程序降低標準錄取考生、拒絕錄取符合條件的考生”。在此提醒考生和家長,高校招生是嚴格按照招生政策規定和學校招生章程等實行計算機遠程網上錄取,有嚴格的工作流程和監督機制。高校招生計劃由我院統一向社會公布,不存在所謂的“內部指標”。我區所有批次的錄取時間、投檔分數、征集志愿等信息全部在“廣西招生考試院”官方網站發布,高校在招生省份未完成的招生計劃,會通過公開征集志愿錄取,不存在所謂內部降低分數“補錄”“補招”的情況。正規的招生錄取不會產生任何附加費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證金、錄取費、指標費的,一律不能相信。

四、認清不同教育區別,擦亮眼睛看仔細

【現象】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長急于上大學的心理,故意混淆普通高等學歷教育與其他教育形式之間的區別,以自考助學班、網絡教育班、國際合作辦學等入學通知書蒙騙考生和家長。部分辦學機構打著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幌子,實際招收其他教育形式的學員。

【提醒】普通高等學歷教育學生均須通過高考招錄。上述所謂的“錄取通知書”不是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錄取通知書,“入學”后也不能進行普通高等學歷教育新生學籍電子注冊,更拿不到普通高等學校學歷證書。考生和家長要擦亮眼睛,認真辨別普通高等學歷教育與其他教育形式,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進修方式。考生在收到錄取通知書后,應到“廣西招生考試院”官方網站查詢錄取結果,核對錄取通知書上信息與錄取結果是否一致,如不一致請及時向自治區招生考試院普通高考錄取咨詢服務組咨詢,咨詢電話:0771-5337942、5337943。

五、做好個人信息防護,謹防志愿遭篡改

【現象】考生高考志愿是高校錄取的重要依據。惡意篡改將導致考生無法被心儀的高校錄取。2021年7月,河北省衡水市高考考生周某(化名)及其家屬到派出所報案,稱發現自己的高考志愿被人篡改了,改成了比自己高考成績低很多的院校。經立案偵查,結合在河北省教育考試院調取的登錄日志,確定其同學吳某(化名)有重大嫌疑。經訊問,吳某稱覺得周某平時影響了自己的學習,這樣做是為了懲罰周某。吳某篡改他人高考志愿的行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提醒】律師和專家提醒,篡改高考志愿本質上是對考生受教育權的侵犯。從司法實踐來看,篡改高考志愿的行為可能涉及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以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不要認為“無知者無畏”,不要以為事發了還能以“惡作劇”等理由搪塞,違法者終會受到法律的制裁。自治區招生考試院提醒廣大考生,要提高防范意識,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號、考生號等個人信息和志愿填報系統密碼等登錄信息,不要泄露給他人,防止志愿被他人篡改。一旦發現本人高考志愿被篡改等情況,請立即到當地公安機關報案。

編輯:羅寧

值班編審:湯潔葵

(作者:李琴 蔣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