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裝中的“玲龍一號”反應堆核心模塊。記者 劉洋攝
吊裝中的“玲龍一號”反應堆核心模塊。記者 劉洋攝
(相關資料圖)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8月10日消息(記者 程小丹 劉洋) 8月10日,由中核集團旗下中國核電全資控股中核海南多用途模塊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龍一號”反應堆核心模塊成功吊裝,壓力容器、蒸發器等關鍵設備一步到位,“玲龍一號”全球首堆的安裝工作步入高峰期。全球核能小型化邁出了歷史性一步,標志著我國在模塊式小型堆建造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此次吊裝的“玲龍一號”反應堆核心模塊也被稱作“玲龍之心”,是“玲龍一號”的核心部件,由中核集團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自主設計和采購,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承制,是100%的“中國制造”,集成了壓力容器、蒸發器、主泵接管,并取消了主管道。其中,蒸汽發生器是內置在反應堆壓力容器里的,吊裝前,蒸汽發生器就已經在工廠與反應堆壓力容器完成了組焊,是制造難度最高、最具代表性的“工廠化預制、模塊化制造”核電主設備,其設計創新既提高了核電站安全性和可靠性,又極大地縮短了工期,提高了經濟性。
吊裝中的“玲龍一號”反應堆核心模塊。記者 劉洋攝
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塊化小型核反應堆“玲龍一號”。記者 劉洋攝
小型堆因其安全性、部署靈活性及多用途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在新一輪核能技術變革和國際產業競爭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據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統計,全球范圍內正在開發的小型堆技術有超過80種,美、俄、英、日、韓等核電大國均將小型堆技術列入國家戰略。“玲龍一號”是中核集團在成熟壓水堆核電站和核電技術的基礎上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型核反應堆,是全球首個通過 IAEA通用安全審查的小型模塊化壓水反應堆。同時,中核集團積極響應IAEA的小堆倡議,參與了IAEA首個小堆用戶需求文件編制工作,為模塊化小型堆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今年9月,小堆技術發展和應用及用戶需求和發展跨地區研討會將在海南舉辦,屆時“玲龍一號”將面向全球進行展示。
吊裝中的“玲龍一號”反應堆核心模塊。記者 劉洋攝
吊裝中的“玲龍一號”反應堆核心模塊。記者 劉洋攝
自設計之初,“玲龍一號”就不止于發電,還具有熱電聯供、水電聯供、城市區域供熱、海水淡化、工業工藝供熱、自備電廠等多用途。作為高安全的分布式清潔能源,可類似常規燃煤熱電廠,靠近城鎮及工業園區部署,讓核能“貼近城市、靠近用戶”成為可能。
海南核電多用途模塊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于2021年7月13日在海南開工建設,由中國核電全資控股建設,中核二二負責土建施工,中核五公司負責設備安裝,是全球首個建造的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型壓水堆。建成投運后,預計每年發電量可達 10億度,可滿足海南52.6萬戶家庭用電需求。同時,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88萬噸,相當于一年植樹750萬棵。不僅將以穩定可靠的清潔能源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實現和海南“清潔能源島”建設,更將以先進反應堆技術的示范效應,推動世界核能的發展。
(南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