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員密集的地鐵站、火車站、汽車站、學校等公共場所,你會發(fā)現(xiàn)自動體外除顫器(AED)越來越多,千萬別小看了俗稱“救命神器”的AED,非專業(yè)急救人員經(jīng)過培訓后使用,可在最佳搶救時間的“黃金四分鐘”內(nèi),對心臟驟停患者進行除顫和心肺復蘇,能有效減少心源性猝死。8月3日,記者就相關事宜到省紅十字會采訪。
(資料圖片)
AED挽救了一名踢球患者的命
采訪中,記者了解了一個利用AED救回一名踢球患者生命的鮮活故事。
年近50歲的熊健常年活躍在九江足球圈。3月22日晚,他在九江速克足球公園球場踢球時,突然心臟驟停。據(jù)熊健事后回憶,當時在場上接隊友的傳球后,腿一軟,兩眼一黑,就倒地不起了。
隊友一看情況不妙,趕緊呼叫救人,足球公園的管理員迅速取來AED,和球友一起對他進行搶救。15分鐘后,熊健恢復了意識并被120急救車送到醫(yī)院。
據(jù)介紹,速克足球公園的這臺設備,是去年底九江一家企業(yè)通過九江市濂溪區(qū)紅十字會捐贈的。在搶救中,參與施救的公園管理員和球友充分利用AED和所學的急救知識,在“黃金四分鐘”的最佳搶救時間,從死神手中將熊健搶了回來。
參與搶救的管理員說:“以前我接受過AED使用的應急救護培訓,沒想到這次用上了。”
今年開展不少于75萬人次的救護培訓
“AED是自動體外除顫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的英文縮寫,是一種便攜式醫(yī)療設備,可以被非專業(yè)急救人員用于搶救心臟驟停患者。”采訪中,省紅十字會救護賑濟處負責人告訴記者。
他一邊介紹,一邊打開小巧輕便的AED進行演示。首先在模擬人體道具右胸上部和左胸左乳頭外側(cè)貼上電極片,再將電極片插頭插入AED主機插孔。接著,按下“分析”鍵分析心律。分析完畢后,AED發(fā)出是否進行除顫的建議,當有除顫指征時,按下“放電”鍵除顫。除顫結(jié)束后,實施人工心肺復蘇。兩分鐘后AED會再次自動分析心律,確定是否需要繼續(xù)除顫。如此反復操作,直到急救人員到來。
據(jù)了解,心臟驟停患者的最佳搶救時間是4分鐘左右,而急救車到達現(xiàn)場的時間一般為12分鐘至18分鐘,因此在公共場所放置AED非常必要。
為了讓更多的普通群眾會使用AED,提升應急救護培訓的覆蓋面,今年我省計劃培訓紅十字救護員不少于9萬人,開展不少于75萬人次的救護培訓。
爭取每1萬人配備1臺AED
我省高度重視AED的配備工作,繼去年列入省政府51件民生實事后,今年又列入省政府10件民生實事,不斷加大投放力度。目前,我省通過“財政投入+社會捐贈”模式,已在公共場所配備了1000余臺AED。我省將在今后幾年持續(xù)推進AED投放工作,實現(xiàn)全省配備4500臺以上的目標,爭取每1萬人配備1臺。
規(guī)范的管理對于AED在關鍵時刻發(fā)揮作用非常重要。為此,省紅十字會制定了《自動體外除顫器及應急救護一體機管理制度》,對設備的管理維護、培訓與監(jiān)測、標志標識使用等作出明確規(guī)定。近期,我省各級紅十字會紛紛檢查公共場所的AED待命狀態(tài),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為讓群眾就近、快速、便捷地找到AED,更好地保護群眾生命安全,南昌市紅十字會公布公共區(qū)域196臺設備投放位置。8月3日,記者來到南昌地鐵2號線雅苑路站,只見一臺AED擺放在應急救護一體機柜子里,應急救護一體機屏幕上循環(huán)播放如何操作的方法和應急救護知識。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臺設備是今年安裝的,地鐵站工作人員都接受了應急救護知識培訓,會操作這臺設備。
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黃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