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二陽”人數越來越多?但是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你發現了嗎?

  • 發表于: 2023-07-07 20:55:39 來源:進擊小財女

文章共2700字,預計需要9分鐘左右,閱讀前麻煩點一下關注,便于您后期持續關注相關內容。

4月份陸續開始多了一些二陽的病例,且人數越來越多。但相比于一陽,二陽的人更加淡定,醫院門診量和住院量也都少了很多,有的人是能拖就拖,不當回事。二陽到底有哪些癥狀,跟甲流相比怎么分辨?這些我們都應該知道。要知道二陽也是有“隱藏危機”的,及時就醫檢查、做好個人防護很重要。


(資料圖)

奇怪的現象

回想“一陽”的時候,感覺仿佛如夢似幻,過了“一個世紀”。

今年4月份左右開始,陸陸續續有人“復陽”了。相比于“一陽”時候的“恐慌場面”,“二陽”的人倒是淡定了許多。

新冠“二陽”的人數越來越多,從4月份到現在也有兩個月了,但表現出讓人疑惑的點。

首先,很多人并沒有“一陽”時候慌張不安的情緒 ,仿佛不當回事一樣。

一些網友表示,“二陽”和“一陽”簡直沒在一個量級,“二陽”無論是癥狀還是暴發面積都比一陽輕了許多。有些網友兩三天就好了,而且還能“帶病上班”。

既沒有爭先恐后地囤藥買藥,也沒有排隊進行核酸檢測,也很少人專門買抗原檢測試劑盒,主打的就是一個不吃藥“硬抗”。

第一波感染的時候,抗原檢測試劑盒在最短時間內被一掃而空。尤其在“一盒難求”的情況下,抗原檢測試劑盒更是價格“飆升”賣到脫銷。

但過了“抗原檢測”的熱潮之后,新冠抗原徹底涼了。

根據國家藥監局給出的數據,截止去年年底,獲批的新冠抗原試劑產品多達50種,其中大部分產品注冊都會在今年內到期。

新冠抗原檢測試劑需求將趨于收緊飽和。

如果聽說身邊出現已經“二陽”的人,也沒有原先那樣的驚慌,有的只是“看淡一切”后的寧靜淡然。

其次,在陸續有人“二陽”的時候仍然很多人都不戴口罩。包括進出商場、乘坐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的時候。

去年臨近12月底,宣布疫情全面放開。而今年4月份左右,公交地鐵陸續放開口罩。

大家好像回到了三年前的正常狀態,一些人認為新冠也已經消失了。但實際上,它有了另一重身份,“乙類乙管”傳染病。

根據中疾控和衛健委公布的信息,去年12月以來,陽性人數在22日達到峰值,隨后波動下降,臨近今年4月底下降到2661例。同時全國31個省的診療量從今年6月初的28.8萬波動下降到6月底的16.4萬。

報送的12431例新冠病毒基因組有效序列均為奧密克戎變異株,XBB系列是主要流行株。從5月底到7月開頭,XBB及其亞分支的占比遞增,從94.7%增至96.2%。

尤其5月份,發熱門診就診量、重癥等病例都較為明顯。

雖然面對二陽,沒有必要過于恐慌,但也不能輕視,大眾相對冷淡態度的背后也可能隱藏著一些看不見的“危機”。

“二陽”有哪些癥狀?

“二陽”病例是陸續出現,多數二陽患者的臨床表現要比第一波感染癥狀更輕。一陽的時候特別難受,能吃些白米稀粥的都是好的,但二陽的患者甚至聞見排骨都特別有食欲。

與此同時,“甲流”的出現更容易讓大家混淆“二陽”和“甲流”,有些人分不清楚,還以為只是叫法不一樣。

但實際上,甲流的臨床癥狀表現更重。而且新冠和甲流同為呼吸道傳染病,可能存在雙重感染。

那“二陽”有哪些癥狀,如何跟甲流區分,還是要理一理、看一看。

嗓子癢、鼻塞、輕度咳嗽、喉嚨痛、發燒、肌肉酸痛、輕松腹瀉、發熱……這些都是“二陽”的臨床癥狀表現,甚至也有一陽時候味覺消失、頭暈頭痛的情況。

而甲流的主要癥狀是發熱(體溫常超過38℃)、咳嗽、咽痛、疲勞乏力和發冷,也有全身肌肉酸痛的情況。

同時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口唇發紺、反應遲鈍、嗜睡等癥狀也都是甲流的癥狀表現,甚至高燒一連持續三四天。

此外, 瘧疾的癥狀跟“二陽”也尤為相似。發熱、輕度腹瀉、頭痛、乏力、惡心、嘔吐的癥狀更明顯。

僅靠這些癥狀判斷自己陽了或者沒陽,其實測得不是很準。因為也有一部分人二陽和一陽同樣難受,癥狀也沒輕到哪里去,又經歷了一遍“吞刀片”。

尤其春季開始是傳染病多發的季節,對人的呼吸道很不利。普通感冒、甲流、二陽、瘧疾這些早期癥狀沒有較大差別,通過核酸檢測或者用抗原試劑進行檢測能得到比較準確的測試結果。

然而關于甲流和二陽是否在呼吸道癥狀上會雙重感染,某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給出答案,“甲流和二陽互相不喜歡,但會有疊加感染的可能性”。

兩者癥狀不完全相同,但同樣能導致嚴重的后果,感染其中一種病毒后不會對另一種病毒產生免疫力,具體還是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的。

比如頭暈頭痛、肌肉酸痛的癥狀到底是經常出現還是突然出現,又或者是偶爾發生,如果有還是需要到醫院做檢查的。

假如某個人最近一段時間突然出現頭暈頭痛和肌肉酸痛的癥狀,有可能是頸椎病的問題,也可能跟二陽有關。

再比如出現胸悶氣短,跑兩步或者上三四層樓梯是喘不上氣來的那種,而且四肢無力,不運動還好,一運動就更難受。

這種情況也可能跟新冠二陽有關,也有可能是其他方面的問題。包括一些人出現頭暈惡心,尤其坐在電腦桌前或者玩手機的時候,整張就更明顯,這跟新冠二陽或許也有關系。

總得一句話,有不舒服一定要及時就醫,不要拖著。二陽相比之下癥狀輕,而且恢復得比較快,很多醫院二陽患者門診量和住院量都明顯更少。

我們要如何做好防護?

注重自我防護,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正確佩戴口罩,盡量避免走擁擠密集的場所…… 這些都不用我多說了吧。

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

有時候很多癥狀交織在一起,有二陽癥狀,也有頸椎病癥狀或者感冒發燒等癥狀,混在一起確實很容易讓人“二丈摸不著頭腦”。

有些人甚至掛了好幾個科才確定好自己的病狀,然后對癥下藥。

新冠二陽是個“主流”,包括甲流、瘧疾這些都“跟著來了”,不可輕視。尤其在出現跟這些病相關的癥狀時,要提高警惕,及時到醫院檢查或者借著其他手段自測。

比如突然的咳嗽、發燒、感冒、呼吸困難這些,很多人不當回事,想著抗一抗、拖一拖就過去了。

但實際上,拿呼吸困難來說,影響的身體機能多了,包括頸椎神經、腦部神經等,要檢查具體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也要知道到底跟二陽有沒有關系,然后才能把心放到肚子里。

另外在吃食上面更要注意,如果生病了,要克制一下自己想吃火鍋、燒烤、喝啤酒、擼串、點麻辣燙、小蛋糕的欲望。

不管是二陽了還是其他病狀,可能就這一小段時間,任何病狀都避免吃一些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生姜、花椒、火鍋料、燒烤料這些。包括漢堡薯條、豬肉、奶油等這些含油量高、脂肪量高的食物也都盡量少吃。

此外,最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輕視新冠二陽,或許表面上看著沒事,但保不齊后面可能有什么隱藏危機。

比如某位學生的爸爸因為二陽住院十多天,全家人輪流照顧也都沒被傳染 ,但一位上班的同事因為公司某位員工二陽了沒有做防護措施而相繼被感染,這樣的情況也不少見。

又或者檢查一些別的病,雖然不是陽了,但跟一陽的時候也有關系,這就說明了新冠會有隱藏的危機的。

所以看似是奇怪現象的,其實并不奇怪,一切都有根有據。我們不能疏于防護,但也不用過度緊張,該看病看病,該吃藥吃藥,保持良好的心態即可。

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點贊留言,關注分享更多精彩內容!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