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為期6天的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海口順利閉幕。本次會議期間,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圍繞“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全程控制、確保安全”和“強化服務、暢通維權、打擊違法、維護市場秩序”兩條主線,全力保障消博會市場秩序,又一次實現“三零一無”——重點活動保障零差錯、食品安全零事故、特種設備安全運行零故障、無重大輿情發生。
(資料圖)
高位推動,強化組織保障
一個指揮體系
設立領導小組,主要領導任組長。
一支保障隊伍
設立知識產權審查、特種設備安全保障、餐飲保障、價格監管、應急處置等10個工作組。
一套保障方案
有措施,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
▲ 主要領導靠前指揮、定期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各工作組匯報、前往會場開展實地調研和指導,全方位推動消博會市場監管服務保障工作。
做足功課,展前準備到位
健全機制
完善聯合打擊“展蟲”工作機制,預判可能出現的違法行為,有針對性地制定措施,確保各部門之間信息互通共享、行刑銜接順暢。
人員就位
為8個展館、268個展位配備271名業務骨干和5輛快檢車的監管執法力量,做到“專業對口,責任對人”。
提前介入
83家接待酒店
結合酒店的接待內容與功能定位,對83家接待酒店及周邊重點餐飲單位量身打造巡查計劃,分別開展駐點監督保障、重點巡查保障和食品原料的快速檢測等工作;對前期全覆蓋檢查中發現的5家衛生不達標的餐飲經營者,指定專人跟蹤指導,確保在展會開幕前完成整改。
110份菜單
審查展館內32家餐飲服務企業和展館外美食區78家餐飲服務提供者的菜單,提出食品安全建議。
736臺設備
對83家接待酒店的630臺設備(電梯618臺、鍋爐12臺)和會展中心的106臺電梯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并開展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演練。
49件展品
對海口市29家參展企業的49件展品開展商標、專利保護審查,并向參展商宣傳知識產權保護政策。
247個準入
為9家進口特殊食品參展商辦理臨時注冊特殊食品15個,辦理功能聲稱信息登記特殊食品232個。
措施有力,展中保障到位
館長負責+指揮室協調
一是實行“館長負責制”,展館網格巡查處置一體化,細化責任分工到人。
二是設立展館指揮室,協調各館銜接和后勤。
三是設立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指揮室,統一協調各館執法辦案工作,形成執法合力。
駐點保障+重點盯防
1.駐點保障重點接待酒店
保障工作從當日凌晨4點持續至晚上11點半,全流程防控供餐菜單、食品原料、加工流程、人員就餐等環節。展會期間共保障用餐 5000人次,監督食品留樣 588份。
2.緊盯倉庫抓源頭監管
一是抽樣檢驗倉庫中風險較高的食品,與貨主簽署送達地址確認書,保證產品可溯源,檢驗報告能準確送達。展會期間,共抽樣檢驗倉庫中產品6件,采取先行登記措施保存產品2件。
二是實行出庫產品日核查制度。每天核驗進口產品報關單的產品批號、產品資質證明等材料,不合格不放行。展會期間共核驗出庫產品200余批次,發現問題產品9批次。
3.加大食品快檢力度
對消博會主會場8個場館、周邊蓬房餐飲以及重點酒店開展食品安全快檢418批次,發現不合格產品2批次,分別是酸筍二氧化硫和涼皮明礬超標,已按程序采取下架等措施。
4.加強特殊食品監管
重點檢查持臨時許可的進口特殊食品參展企業是否存在現場提貨、交易、試吃等行為。有部分進口特殊食品未開展功能聲稱信息登記,檢查組及時指導補錄信息;有1家參展商的廣告牌存在少許宣傳疾病治療、預防功能的內容,也已當場按要求刪除。
科技執法+協同管理
1.技術賦能知識產權保護
邀請三亞鳳凰公證處使用“區塊鏈+公證”技術全程參與執法,確保證據固定既合法又有效,解決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存在的展會時間短、證據保全難等問題。展會期間共發現16宗知識產權專利、商標相關違法線索,已依法處置。
2.聯合打擊展蟲有實效
加大展館內巡查頻率,加強與海南省經濟發展局、海口市公安局、海口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的協作,對展館倉庫等區域進行聯合執法,從各關卡快速攔截打擊“展蟲”。展會期間清理疑似展蟲23宗。
3.以問題為導向精準發力
一是展會期間發現廣告違規問題6件,產品標簽標識問題21件,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問題8件,均已依法及時處置。
二是預判投訴量增幅,實行階梯型輪值制部署投訴處理人員。展會期間現場處置投訴16宗,已辦結16宗,辦結率100%。
(供稿:海口市市場監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