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將網絡稱之為繼報刊、廣播和電視之后的第四媒體,網絡的出現給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等帶來便利,同時,由于少部分人不能合理、科學的使用,也會帶來一些“副作用”——網絡成癮。
網絡成癮是指由于反復使用網絡導致的一種慢性或周期性的著迷狀態,并產生難以抗拒的再次使用的欲望;同時也會產生增加使用時間等。網絡成癮最為直接的后果就是嚴重的缺乏睡眠,他們往往是失眠-早醒,醒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網。據調查,網絡成癮者54%有抑郁癥病史,34%有焦慮癥病史,只有不到10%的人從事高科技行業。
網絡成癮一般分為:
(資料圖片)
①網絡色情成癮,是指沉迷于成人話題的聊天室和網絡色情文學;
②網絡關系成癮,是指沉溺于通過網上聊天室或色情網站交朋友;
③網絡強迫行為,是指一種難以控制的沖動,著迷于在線賭博、網上貿易或拍賣、購物等;
④信息超載,是指強迫性的瀏覽網頁以查找和搜集網絡信息;
⑤電腦成癮,是指強迫性沉溺于電腦游戲或編程。
據調查網絡成癮者的性格特征有:喜歡獨處、敏感、傾向于抽象思維、警覺、不服從社會規范等。網絡成癮對身心健康有很大損害,可造成視力的下降、肩酸腰痛、頭痛和食欲不振等。
下面介紹一下網絡成癮自評量表(以下12項中,如果有7項,則可以診斷為網絡成癮):
1、通過逐次增加上網時間以獲得滿足感;
2、經常不能抵制上網的誘惑和很難下網;
3、下網后很難忘記上網時所瀏覽的網頁,聊天的內容等;
4、不上網時很難過,并想方設法尋求上網機會;
5、停止使用互聯網時會產生消極的情緒體驗和不良的生理反應;
6、每次上網時間實際都比原定時間長;
7、為了上網而放棄或減少了重要的娛樂活動、人際交往等;
8、有時候,為了上網而放棄了學習和上課;
9、對家人和朋友以及心理咨詢人員隱瞞了上網的時間和費用;
10、將上網作為逃避問題和排遣消極情緒的一種方式;
11、總嫌上網時間少,不能滿足要求;
12、長期希望或經過努力減少上網時間,但未成功。
家長如何識別網絡成癮,如何診斷?
判斷是否有網癮的一項重要原則,就是看他的學業、社會交往有沒有顯著下降。世界衛生組織判斷網絡成癮的標準提到,一是無法控制地玩游戲;二是優先地位,除了游戲,對別的事情沒興趣;三是即使社會功能受到影響,依然繼續玩游戲甚至延長游戲時間。如果出現上述幾種表現,一定要及時發現及時治療,不要等出現嚴重的沖動控制障礙和情緒問題,比如與家長發生嚴重沖突、甚至發生極端事件之后才去尋求醫生的幫助。事實上,游戲成癮沒那么恐怖,只要認真對待完全能夠治好。
網絡游戲成癮早發現、早治療是完全可以康復的,通過心理疏導、藥物治療綜合干預,可以恢復到正常狀態。單純的游戲成癮,如果沒有共病,一般不用藥,主要是心理治療、個體治療與團體治療,采用“家醫心教”模式,家庭、醫生、心理學、教育共同努力,進行綜合性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