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主流零部件廠商發布2021年財報:業績亮眼、利潤暴漲

  • 發表于: 2022-04-07 15:30:22 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最近,多家零部件跨國公司陸續發布了2021年財報。它們的整體表現如何?整體來看,這些國際主流零部件廠商的業績呈現出一些共同點。首先是業績比較亮眼,營收和利潤雙增長甚至暴漲成為普遍現象。其次,中國市場對其業績貢獻度非常大。再次,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相關業務的貢獻度也在提升。

事實上,2021年全球汽車市場風云慘淡,整車銷量仍然保持低位。汽車市場咨詢公司Auto Forecast Solutions(AFS)表示,由于芯片短缺,全球汽車制造商去年被迫減產超過1000萬輛汽車。此外,多種原材料價格上漲,也給汽車產業帶來了不小的成本壓力。

在充滿挑戰的2021年,這一份份年終答卷成為了國際主流零部件廠商頂住壓力、迎難而上的縮影。記者發現,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各國政府紛紛出臺經濟刺激政策,創造有利的利率環境降低融資成本,這給零部件供應商提供了更加充分的資金條件,作為投資和并購的“彈藥”;同時,雖然面對市場不確定因素,這些國際主流零部件廠商格外重視現金流和降低成本措施,但在汽車“新四化”和減少碳排放的“確定”主題下,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加速轉型步伐。以上種種變化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全球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的最新風向。

博世集團

2021年,博世集團銷售額同比增長10%,達到78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515.98億元);息稅前利潤增長同比超過50%,達到3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24億元)。

財報數據顯示,盡管疫情和汽車芯片供應短缺帶來諸多挑戰,但博世集團在2021年的銷售額實現超預期增長,息稅前利潤率達到4%,超過了2020年2.8%的水平。其中,業務規模最大和銷售額最高的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板塊,銷售額同比增長了7.5%,達到45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177.99億元)。同時,博世在華業績穩步提升,2021年的銷售額約為1280億元,同比增長9.1%。

電氣化推動了博世集團的業務增長。據悉,電動出行為博世創造了數十億歐元的銷售額。博世也在進一步挖掘電動汽車領域的增長潛力,自2021年底起開始生產碳化硅(SiC)功率半導體;還布局了電池生產工廠設備業務,公司正與大眾集團開展合作研究,以期推動電池制造工藝達到大規模量產要求。此外,博世計劃在汽車軟件開發領域,進一步拓展業務及提升公司的市場地位。每年,博世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業務板塊為全球汽車裝備超過2億個自研軟件的控制單元。

博世表示,2022年,疫情、供應瓶頸的持續以及原材料、中間產品和運輸價格的上漲都會對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汽車行業尤甚。博世集團預計2022年其銷售額仍將有所增長,息稅前利潤至少會與2021年持平,公司目標依然是在重要的業務領域和地區市場跑贏市場,實現有力增長。

大陸集團

財報顯示,2021年大陸集團實現銷售額33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365.99億元),同比增長6%;調整后的息稅前利潤為19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32.74億元),同比增長37.7%。2021年,大陸集團的凈利潤達1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04.80億元),實現扭虧為盈;汽車子集團的訂單總額為18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299.46億元)。

隨著緯湃科技剝離并獨立上市后,大陸集團目前旗下主要擁有汽車、輪胎和康迪泰克三個子集團。大陸集團首席執行官司徒澈指出,在其汽車業務受到全球整車產量走低的沖擊時,輪胎和康迪泰克為集團取得良好業績,發揮了關鍵作用。

2021年,大陸集團在關鍵領域的研發投入約2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81.65億元),占銷售額的比重達7.7%。值得關注的是,得益于對新技術的投入,大陸集團多項技術與產品進入量產階段。據了解,大陸集團僅顯示屏解決方案的新訂單銷售額就超過了5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84.25億元)。中央高性能計算單元的訂單總額上升至約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4.93億元),此外,大陸集團的車載應用服務器(ICAS1)已在大眾汽車旗下ID.系列電動車型上應用。2023年,國內某車企的一款全新車型也將采用其中央高性能計算單元。

大陸集團預計,2022年其合并銷售收入將達38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654.81億元)到4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794.54億元),而經調整的息稅前利潤率將為5.5%~6.5%,汽車子集團銷售額將達18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257.54億元)到19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327.4億元),經調整后的息稅前利潤率或為0%~1.5%。雖然總體市場發展環境存在不小的壓力,但憑借對技術投資與技術實力的信心,大陸集團對未來持謹慎樂觀態度。

采埃孚

2021年,采埃孚集團銷售總額達383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675.77億元),同比增長17.5%;調整后息稅前利潤達19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32.74億元),調整后息稅前利潤率提升至5%。值得關注的是,采埃孚在2021年亞太市場的銷售額實現了同比14%的強勁增長。在中國,除了贏得多家主流傳統車企客戶的訂單外,采埃孚還與造車新勢力簽訂了多項合同。

2021年,采埃孚聚焦未來出行戰略,不斷推進電驅動、自動駕駛與軟件開發三大核心領域的業務,取得了大量的訂單。與此同時,采埃孚2021年對研發的投入創下了歷史記錄,達到3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16.57億元),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提升至8%。

2021年初,采埃孚順利組建電驅傳動技術事業部、在成功完成收購威伯科后、整合成立商用車解決方案事業部,還與微軟合作成功研發采埃孚云。為迎接汽車電動化及“軟件定義汽車”時代,采埃孚還著手進行產品線的進一步整合。在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過程中,采埃孚于2021年首次發行了兩輪共1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9.86億元)的綠色債券,這在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中尚屬首次。據悉,這是采埃孚基于綠色金融框架做出的決策,綠色債券的收益將用于支持風電業務和電驅動的發展。

采埃孚預計2022年將實現銷售額平穩增長并突破4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794.54億元),調整后息稅前利潤率將介于4.5%到5.5%之間,調整后的現金流將介于1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9.86億元)至1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04.80億元)之間。

上一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