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進博會如期而至,猶如一場盛大的“年度匯演”,再次吸引了大批國際車企參展。
在一眾參展車企中,豐田尤顯獨特。在展臺當眼處,一臺老皇冠,勾起了許多在場觀眾的強烈好奇。
1964年進入中國市場的皇冠車型
這是豐田博物館的館藏,也是豐田1964年首次進入中國的車型。這是中國用戶最早的豪華車記憶,也是豐田與中國汽車產業結緣的起點。
知道從何而來,才能知道要去何方。
今年,不僅是“全勤生”豐田第7次參加進博會,也正值豐田與中國汽車產業攜手60年的歷史時刻。
借著進博會的契機,我們也再次感受到了,豐田這個在華車企“模范生”獨特的發展思路。
豐田在華60年:
不是“摘果子”,而是堅持“共育成果”
近年來,隨著中國汽車產業在電動化、智能化領域的強勢崛起,外界也出現了一些唱衰外資、合資的聲音。有人說,“外資卷不動了”、“合資已經完成歷史使命”……
誠然,外資、合資企業在當今中國車市高度內卷中,確實遭遇到挑戰,更有一些品牌選擇了撤出。但我們只需簡單回顧豐田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就可以發現,豐田和那些只是來“摘果子”,片葉不沾身的“外資”,有著很本質不同。
豐田“精益生產之父”大野耐一訪問一汽并指導精益生產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確立合資思路的早期,豐田就通過舉行講座和親身進行改善指導等方式,為中國企業帶來了全套的精益生產“方法論”。90年代,豐田已經在中國成立了近60家合資和獨資的零部件企業,幾乎囊括了轎車生產的所有環節。
中國汽車工業豐田金杯技工培訓中心
21世紀中國加入WTO后,豐田更成為唯一一個在國內完成汽車行業全產業鏈布局的國外汽車廠商。秉承著“造物先育人”的理念,豐田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在沈陽建立了中國汽車工業豐田金杯技工培訓中心,至今已向中國汽車產業培養了超過4萬名優秀中高級技能人才。
豐田汽車研發中心落戶中國
2011年,豐田全球最大的海外研發中心TMEC落戶中國,推進混動車型國產化。2023年,TMEC更名為IEM by TOYOTA,順應市場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強化本土化研發。
從辦工廠辦學校,到全體系化合資合作;從為中國研發到研發在中國,再到如今仍在不斷拓寬的在華“朋友圈”……豐田進入中國60年,始終一步一腳印,與中國汽車產業融合發展,堅守著長期主義發展之路。
對中國汽車產業來說,豐田從不是“入侵物種”,而是堅持著“生態共育”發展思路的好伙伴。
做“當地最好的企業公民”,是豐田進入每一個不同市場時秉持的“初心”。
正因如此,經過60年的攜手共進和生態融合,才能讓豐田為中國汽車產業培育出如此多豐碩甜美的“果實”。
“模范生”的自我修養:
支點越多,內核越穩
當今,全球汽車產業變革浪奔潮涌,高度考驗著不同“生態位”的參與者們。
后來者們可以把自己打造成“尖子生”,在特定技術、產品路線上“孤注一擲”、“蒙眼狂奔”;但像豐田這樣的“模范生”,卻往往會選擇更全面的發展,綜合考量產業鏈發展、不同市場的需求和社會責任。
全新皇冠
所以,在這次進博會上,我們可以看見代表著日式細膩和匠心工藝的最新款皇冠。新車以更年輕化的姿態,為中國用戶帶來豐田式的“繼承與進化”。
bZ3C
鉑智3X
在這里,我們可以見到豐田與中方伙伴攜手合作開發的純電動新車bZ3C和鉑智3X。相比起豐田此前推出的純電動車型,兩款新車將配備最新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和智能座艙,科技更先進,能夠充分滿足中國市場日新月異的體驗需求。
49t燃料電池牽引車
在這里,可以看到與中國重汽共同研發,搭載由華豐燃料電池有限公司生產的TL Power 300燃料電池系統的49t燃料電池牽引車,豐田提供長途重載運輸場景下的雙系統產品,促進氫能在干線物流中發揮重要作用。還可以看見兼容多種退役電池的大容量Sweep儲能系統,豐田通過電池回收再利用推動電池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為綠色低碳的新能源生態助力。
Sweep儲能系統
這些新產品、新技術,每一項都與當今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趨勢息息相關,涵蓋混動、純電動乘用車、氫能源重載運輸車和電池循環梯次利用等多個方面。
縱觀整個進博會,能像豐田這樣跨越時間和空間、產品和技術,多維度展現自己在華發展成果的企業,實在是鳳毛麟角。由此,我們也能真切感受到豐田扎實履行承諾,不斷推進在華事業的堅定決心。
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
尤其是,面對中國市場電動化發展,豐田沒有“孤注一擲”,而是堅持覆蓋BEV、HEV、PHEV、FCEV在內的“多路徑”戰略技術。不拋棄、不背刺用戶,尊重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
支點越多,內核越穩。
TOYOTA SUPRA
GR YARIS
本質上,這也和豐田Mobility for All的理念高度相關。無論是追求駕趣的GR,還是為老年人、殘障人士準備的福祉車,豐田都堅持為所有人提供移動出行自由,這也是豐田追求的“內核”。
bZ3純電動(福祉版)
埃爾法福祉改裝試作版
功夫拍案
伴隨著中國汽車行業的快速變革,市場的過度“內卷”,也已經引發了業界的深思。
在功夫汽車看來,進博會正好可以成為一種“外部視角”,讓我們更清楚地看見國際車企是如何思考中國市場,如何對待中國市場的。
豐田沒有簡單粗暴地只把“進口車”拿到進博會上“打廣告”,而是用心地、全方位地展示自己和中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這樣的展出,有“態度”、有“溫度”,也更能展現豐田在華發展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