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光獲科創板二輪問詢 上交所關注核心技術等八個問題

  • 發表于: 2022-01-27 17:01:42 來源:資本邦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擁有算法相關發明專利56項(含申請中33項)。

(4)自動化系統設計

智能視覺裝備可在產線上實現加工、組裝、檢測、好壞品分流等多種功能,其處理流程通常先由視覺系統經過高精度智能化的圖像分析后形成處理信號,該信號傳送到自動化機臺后加以執行,因此自動化系統設計亦是智能視覺裝備的重要技術之一。

為了不斷完善底層技術能力,公司于2016年開始擴展自動化系統設計技術,目前已經在OLEDcell點燈檢測自動化技術(應用于自主研發的OLEDcell段檢測設備,能夠實現探針壓接精度達到±10um、實現點亮率99.9%、稼動率98%、外觀檢吸附載臺上7um以上灰塵去除率100%)和多工位環形直驅技術(可實現速度1.5M/s、定位精度±0.01mm、負載50kg、連續性供應的高壓/真空氣源,解決行業內LCD產品FPC多次壓接的技術難點,提高產品點亮檢測良率)方面取得突破,正在持續研發與創新之中。

關于同業競爭,根據首輪問詢回復,華夏視科系發行人實際控制人之一楊藝的姐姐的配偶張殿斌實際控制的企業(共三家企業),屬于實際控制人的非直系親屬控制的企業,考慮到華夏視科與發行人印刷領域存在從事經營相同或相似業務的情形,發行人律師基于謹慎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將其認定為構成同業競爭;同時,考慮到華夏視科報告期內的營業收入和利潤規模與發行人相比占比較小(即華夏視科占發行人的同類業務收入和毛利的比例均不足30%),該等情形不構成重大不利影響的同業競爭。

上交所要求發行人結合競爭領域主要客戶及供應商的重疊情況、經營地域、產品或服務的定位、人員獨立性(包括華夏視科董監高及核心技術人員是否曾在發行人任職、華夏視科其他股東與發行人關系等)、關聯交易及資金往來產生原因等,說明:同業競爭是否會導致發行人與競爭方之間的非公平競爭、是否會導致發行人與競爭方之間存在利益輸送、是否會導致發行人與競爭方之間相互或者單方面讓渡商業機會情形,對未來發展的潛在影響等,是否構成對發行人的重大不利影響。

凌云光回復稱,根據華夏視科的《公開轉讓說明書》、2018年年報、報告期內的前五大客戶供應商名單并經訪談華夏視科的實際控制人張殿斌,華夏視科(含華夏視科子公司北京華夏視科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下同)和公司的競爭領域主要集中在印刷領域。

北京誠亞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為工控機專業代理廠商,系公司和華夏視科的重合供應商,公司報告期內因自身業務開展需求向其采購工控機及控制器等。北京誠亞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系研華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工控機廠商)華北地區超級(尊選)經銷商,因而,公司與華夏視科存在該重合供應商具有商業合理性。

報告期內,公司對該重合供應商的采購金額占其營業成本的比例不超過3%,占比較小,對公司業務經營的影響較小。另外,印刷領域的競爭較為充分,公司與華夏視科均基于自身商業需求開展業務經營,獨立開拓客戶和供應商,雙方不存在非公平競爭的情形;報告期內,華夏視科和公司之間不存在通過客戶/供應商進行利益輸送、相互或者單方讓渡商業機會的情形。因此,公司與華夏視科存在該重合供應商不影響公司的采購業務獨立性。

根據華夏視科《公開轉讓說明書》并經訪談華夏視科的實際控制人張殿斌,報告期內,公司與華夏視科的印刷領域相關產品在經營地域、產品或服務定位均存在一定差異,公司主要以軟包裝、標簽、彩盒等檢測為主,華夏視科主要以印鈔、書刊、彩盒等檢測為主。

公司與華夏視科的檢測產品和服務存在明顯差異,僅存在少部分重疊的情況。公司服務地域雖與華夏視科存在重合,但雙方各自均基于自身商業需求開展業務經營獨立開拓客戶和供應商,故該等經營區域重合具有一定商業合理性。因此,公司與華夏視科在經營區域、產品或服務定位情況,不會對公司的業務獨立性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除盧源遠及梅文海外,華夏視科報告期內的直接及間接自然人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均已于2013年4月前從公司處離職,該等人員報告期內均未在公司處任職或擔任過公司及其前身凌云光有限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等關鍵職務。其中:盧源遠已于2020年5月不再持有華夏視科的股份,梅文海已于2018年10月不再持有華夏視科的股東華夏科技的股權。

另外,報告期內,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不存在在華夏視科及下屬公司兼職或領薪的情形。因此,報告期內,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核心技術人員均不存在于華夏視科交叉任職、領薪的情形,前述已披露的華夏視科報告期內的部分直接及間接自然人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核心技術人員曾任職公司前身凌云光有限的情形不會對公司的人員獨立性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上述銷售商品系公司向華夏視科銷售的相機、鏡頭、采集卡等產品,公司已于2020年終止了與華夏視科的相關業務。

表中所列資金往來為含上述關聯銷售的金額,差異主要為增值稅與信用期等導致。資金往來發生系公司業務經營產生。公司已于2020年終止與華夏視科的關聯交易及資金往來。

報告期內,公司與華夏視科的資金往來金額較小,不會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且公司已于2020年四季度以來終止與華夏視科的關聯交易及資金往來;同時,為杜絕與華夏視科再發生交易或業務往來,公司已于2021年9月完成CRM、ERP系統中涉及華夏視科的合同主體禁用,停止與華夏視科發生業務往來。因此,公司與華夏視科上述關聯交易不會對公司的業務獨立性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根據華夏視科的《公開轉讓說明書》并經訪談華夏視科的實際控制人張殿斌,公司和華夏視科的核心技術來源、技術路線、產品特點的相關情況如下:

(1)核心技術來源

公司印刷檢測核心技術包括線掃描相機空間矯正技術、高速圖像算法增強技術、高精度定位和測量算法技術、高精度缺陷檢測算法技術、強魯棒性識別算法技術、高亮度超大功率線光源技術以及圍繞印刷應用的可變碼識別、缺陷跨工藝追蹤以及缺陷分類分級技術等,核心圖像處理算法具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公司的以上核心技術基于自主研發,主要面向印刷包裝領域,圍繞軟包,標簽和彩盒包裝應用,以完整印刷工廠質量管理為理念打造和積累核心技術。

華夏視科主要產品的核心技術情況包括多相機成像配準技術和印刷品展平技術、防偽特征成像和專項檢測技術、形變復原微校正、顏色與亮度校正技術、墨色控制技術、缺陷識別和智能分類技術、兼容各類機型檢測技術、定位核自動提取技術、鐳射產品照明技術、靜電展平技術、防產品表面劃傷技術,華夏視科所取得的專利技術均為原始取得。

由此可見,雙方核心技術來源相對獨立。

(2)技術路線

公司印刷檢測主要采用集中式計算+傳統圖像處理算法的技術路線,采用一臺工控機借助充分優化的圖像處理算法實現高性能的檢測。該技術路線具有高可靠性,安裝簡單的優勢,依托公司強大的圖像處理算法研發優勢,構筑核心競爭力。在印刷建模方面,公司采用一張好品建模的技術路線,通過數字化的質量標準來實現精準檢測,能夠滿足印刷包裝產品生產周期短,建模速度要求高的需求。

華夏視科印刷檢測主要采用分布式技術+深度學習處理算法的技術路線,采用多臺工控機,借助深度學習實現印刷缺陷的分類和識別。分布式技術路線對算法性能的要求較低。在建模方面,華夏視科采用多張學習建模的技術路線,通過缺陷學習的方式來降低誤報,該方式比較適宜紙幣檢測行業,能夠滿足建模精度高,產品生產周期長的需求。

由此可見,雙方技術路線差異明顯。

(3)產品特點

公司印刷檢測產品面向印刷包裝領域的全工藝鏈條,覆蓋從印前、印中和印后各個環節(以印中、印后為主),包括印前對版,在線檢測,離線剔除,印后分切和糊盒工藝,有完整的產品鏈覆蓋,同時針對缺陷的跨工藝追蹤和處理、質量標準建立和質量管理有整套的解決方案。產品服務標簽、軟包和彩盒印刷包裝客戶,提供整廠質量檢測與質量管理解決方案,特別是圍繞可變碼檢測與管理以及一張好品建模等方面,公司的產品非常適合社會包裝需求,能夠解決可變信息檢測難題,同時具有切單快,建模簡單的優勢。

華夏視科印刷檢測主要面向紙幣以及印刷生產企業的全鏈條印刷環節(側重印前、印中),同時圍繞防偽檢測、墨色閉環控制、鐳射產品等有專門的研究和提升。針對印刷機的特點,有針對性設計了展平控制、顏色閉環控制、缺陷分類等特色功能,特別是紙幣防偽、印品展平、墨色控制和變形檢測,華夏視科的產品特點非常突出。

由此可見,雙方產品特點差異明顯。

綜上所述,公司與華夏視科具有相互獨立的核心技術來源,主要產品采用不同的技術路線實現,產品特點差異明顯,不會對公司的業務獨立性造成重大不利影響。(陳蒙蒙)

上一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