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以下簡稱“電池聯盟”)發布了我國動力電池行業的最新數據。與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數據走勢高度一致,7月,動力電池的裝車量較上月有所下降,但同比仍實現了翻倍增長。本月,電池聯盟公布了電池出口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回應了各方關注的焦點問題,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出口已經成為我國動力電池行業發展的重要組成。
數據顯示,7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為47.2GWh,同比增長172.2%,環比增長14.4%。其中,三元電池產量為16.6GWh,占總產量的35.1%,同比增長107.7%,環比下降9.4%;磷酸鐵鋰產量為30.6GWh,占總產量的64.8%,同比增長228%,環比增加33.5%。1-7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產量為253.7GWh,同比累計增長175.6%。其中,三元電池累計產量99.5GWh,占總產量的39.2%,同比累計增長121.9%;磷酸鐵鋰累計產量153.8GWh,占總產量的60.6%,同比累計增長227.1%。磷酸鐵鋰的產量已經大大超過了三元電池,占比超過半數。
電池裝車量較產量仍有不小的差距,這說明電池企業仍在加快生產。7月,我國電池裝車量為24.2GWh,同比增長114.2%。雖然7月電池裝車量同比實現了超過100%的增長,但較6月的裝車量卻出現不小的降低,環比10.5%的下降,說明7月電池的裝車量較6月有一定差距,這也與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數據相一致。1-7月,累計裝車量則達到134.3GWh,同比累計增長110.6%。其中,磷酸鐵鋰的裝車量仍呈現出快速增長的發展勢頭。數據顯示,1-7月,三元電池累計裝車量為55.4GWh,磷酸鐵鋰則為78.7GWh,占總裝車量的58.6%,同比累計增長180.9%。
受磷酸鐵鋰裝車量占比提升等因素影響,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按車型劃分的平均裝車量為44.4kWh,環比下降了8.0%;純電動乘用車系統能量密度在140(含)-160Wh/kg及以上車型產量分別為15.7萬輛和9.9萬輛,占比分別為40.7%和25.7%,125Wh/kg以下車型產量則為5.9萬輛,占比為15.2%。
7月,有37家動力電池企業實現裝車配套,較去年減少了8家,降幅較大,充分顯示了當前動力電池行業積累的市場競爭。同時,今年5、6、7,三個月,動力電池裝車企業都是37家,這說明,總體上,市場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的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分別達到19.0GWh、20.9GWh和23.2GWh,占總裝車量比分別為78.5%、86.3%和95.9%。三元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TOP3分別為寧德時代、中創新航和欣旺達;磷酸鐵鋰的TOP3則為弗迪電池(比亞迪)、寧德時代和國軒高科;動力電池綜合裝車量TOP3則為寧德時代、弗迪電池(比亞迪)和中創新航。由于各家企業的主打產品不同,他們在裝車量排名表上的表現也有所不同。
值得關注的是,7月,電池聯盟新增了動力電池出口數據的統計和發布,這也正是各方關注的焦點。數據顯示,7月,我國動力電池出口2.0GWh。其中,三元電池出口0.5GWh,占總出口量的25.6%;磷酸鐵鋰出口量則為1.5GWh,占出口總量的73.6%。與國內市場一樣,三元電池和磷酸鐵鋰是出口市場的主力軍,且磷酸鐵鋰占據著很高的市場份額。(王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