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騎行俱樂部到登山團,一汽-大眾為何讓人心生敬意?

  • 發表于: 2023-08-31 21:45:22 來源:愛卡汽車網

“前些年我們組織了騎行俱樂部,去年我們組織了跑步團,現在我們又組織了登山團,就是想和老朋友、新朋友們聊聊天,聚一聚。”這是一汽-大眾高管在“帶你探山攬岳”活動中登頂峨眉山時的感慨。


(資料圖片)

坦白講,這位領導的說法著實是過謙了。他們一定知道,無論是騎行,還是登山,一定可以讓消費者感受到一汽-大眾的價值取向,從而在思想引導下打開眼界,跳出了汽車狹隘的物理屬性,找回屬于個人的領地,釋放出個性與自由的空間。

這種改變是以往汽車品牌所沒有的事情。

以登山為例,從蘇州的穹?山,到長春的凈月潭,再到此次成都的峨眉山,一汽-大眾在讓登山文化的符號變得更年輕化、潮流化、視覺化,讓更多年輕人產生想要認識、接觸登山文化的沖動,然后才能愛上登山運動,成為登山文化的推廣者,最終成為一汽-大眾品牌文化的傳播者。

所以,一汽-大眾會向大家解釋為什么要發起登山活動。

著名登山家喬治·馬洛里說:“因為山就在那里”。正是如此。山,就在那里,不為人而矗立;人,卻為山而來。人,就在這里,不為山而征服;人和山,依舊。

這就是一汽-大眾試圖讓我們感知到的——在登山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擁有什么?

宇宙的玄妙締造了山川與原野,生命的意志誕生了人類文明。當人類與大自然交手之時,我們會發現自我的渺小和自然的宏大。當我們直面每一座山峰之時,不僅需要意志和信念更要有專業的技能和風險管理能力。當我們棲身于帳篷之下時,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會尋得生命最真摯的饋贈。我們學會了給予,明白了責任,與自己和解,更尊重自然,敬畏生命。我們擁有了最真實的感動。

因為在那一刻,我們能清晰感知到,我們曾如此真實的存在著……

由此來看,一汽-大眾在傳播的,本質上是一種超物質的生活方式,這就是一汽-大眾為何能成為“有社會生命的品牌”的原因。一汽-大眾可以造出“懂”生活的車,還能讓品牌發展與消費需求取得平衡,其溢出效應所反映的是對當下理性消費的選擇,更是對社會價值取向的認同,從而具有了“不止于車”的社會內涵。

這是突破,有內涵的生活價值認同,領風氣之先,一汽-大眾找到了支撐品牌力量的新思路,這個品牌所推出的產品接受度才會植入生活,成為日常,演化為社會認同的文化符號。一汽-大眾這幾年的努力似乎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如今,提起一汽-大眾就會想到生活,讓“汽車是一種生活”不再是蒼白的口號,而是能提氣長精神的品牌符號。

當然,無論是一汽-大眾,還是消費者,汽車產品才是最本質的傳播介質,不論是設計還是定位,以及應用還是呈現,都代表了一定的社會意識和審美體現,以及價值取向。

一汽-大眾也不例外,產品亦是其最根本的底線。

在“探山攬岳”登山活動中,主角是探岳(參數|詢價)和攬巡,這兩款車折射的是一汽-大眾面對用戶的多元化需求,不斷推動產品煥新升級,同時深化產品體驗的初心。

比如在消費者最關注的動力輸出上,探岳和攬巡均采用 330TSI+2WD/380TSI+4WD 兩種不同的黃金動力組合,完美融合了超凡駕控以及舒適性。再加上,7速雙離合變速箱的搭載,傳動效率更高,已然實現了性能與經濟的兼顧。而且,兩款車型均搭載了4Motion四驅系統,并由Active Control提供7種駕駛模式,讓用戶可以盡情享受全場景駕駛樂趣。

再比如在年輕消費者的審美標準上,攬巡采用全新靈牛外觀設計語言,車身健碩強大,充滿肌肉線條的力量美感,仿佛公牛奔騰下山的氣勢,鋒芒畢露,群山俯仰。而探岳采用“鋒·尚主義”設計理念,以硬朗的 X 型前臉、犀利的律動式腰線、強壯的車肩,與攬巡共同演繹出時尚大氣、靈動俊美的一汽-大眾產品形象。

人們常說,中國已經全面進入汽車存量時代,汽車在人們的生活中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一件帶有個性標簽、文化屬性的生活消費品。

由此可以看見的是,一汽-大眾的產品,包括探岳和攬巡,已經貼上了時尚、舒適、運動的這些標簽,具有潮流、個性化的標簽,正在吸引著年輕人的選擇。因為從一汽-大眾的產品視線里,年輕人不僅可以選擇其新銳的產品價值,更可以選擇迎合自己內心的價值認同。

毫無疑問,從產品戰略來看,一汽-大眾是成功的。市場表現證實了一汽-大眾的判斷,不僅爭臉,助力銷量,擴大基盤,關鍵是產品給力,用戶得到實惠,“買一汽-大眾不會踩雷”,這樣的用戶口碑營造了堅實的品牌口碑。

事實也正是如此。從懂車的買一汽-大眾,到懂生活的買一汽-大眾,這反映了當用戶體驗已不局限于車的功能和生活方式時,一汽-大眾還有產品的價值取向可以引發共鳴。

概括起來,可以用一句話來描述:一汽-大眾是大眾的車+年輕人的生活方式,進而贏得了汽車消費最大公約數的青睞。

今年1-6月,一汽-大眾大眾品牌累計銷量達到471417輛,如果再加上奧迪和捷達,一汽-大眾全品牌是唯一突破80萬輛的合資企業。

如此耀眼的銷量,一汽-大眾不可能不總結。但從觀察者的角度來看,一汽-大眾在沒有新品的情況下,能有出色的成績,得益的是品牌文化傳播在起作用,這是戰略眼光和定力,持之以恒的投入與維護的信念。尤其是在當下,汽車大浪淘沙,一汽-大眾有賦予產品文化的意識,做好品牌和企業形象的輸出,傳播落地,走心,而不是博眼球、膚淺的兜售。

猶記得今年上海車展期間,一汽-大眾推出全新探歌車型,最大的變化是動力系統進行了升級,當時一汽-大眾的表態是,“即使只有一個人還需要燃油車,我們就要提供最好的產品。”

這很讓人感動。

要知道,在新能源大行其道的當下,能踏實堅定地做燃油車已是難得,更何況還在琢磨技術升級,目的就是給消費者更好的產品體驗。正所謂消費者有自己的選擇,他們清楚知道誰是真心踐行“一切以用戶為中心”,如今的成績就是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一汽-大眾也沒有忽略電氣化的發展。一汽-大眾還亮相了大眾全球首款純電旗艦轎車——ID.7 VIZZION,在延續ID. 家族車型的性能和品牌的同時,進一步展示了一汽大眾在造型設計、智能體驗、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全面提升。而在今年下半年中,ID.7 VIZZION也將成為最被期待的車型之一。

“一汽-大眾堅持‘油電共存、油電共進’戰略,在全面創新發力電動車的同時,持續精進燃油車路線,鞏固過去傳統車型為一汽-大眾在各個細分市場中帶來的成績和榮譽。”這也被視為一汽-大眾與消費市場達到一致的體現。

而在營銷方式上,攬巡先是成為熱門綜藝《乘風2023》合作伙伴,后又成為《樂隊的夏天3》合作伙伴,通過贊助、植入綜藝IP的形式,尋找二者價值共鳴。在數月的時間內對產品及品牌信息強勢露出,并進一步強化攬巡產品亮點,提升品牌高端化形象。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一個又一個出圈的營銷助力一汽-大眾在上半年持續發出聲音,刷足存在感的同時品牌變得更加年輕。84萬的成績似乎是一種無聲的宣言,證明著一汽-大眾的改變,堅挺,以及合資企業猶在的光環。

消費者心里都有一桿秤。尤其是進入汽車新消費時代后,大家都積累了比較經驗和判斷能力。,一汽-大眾在改變汽車,也在改變觀念。事實上,大眾汽車一直都是如此,“第一款大眾汽車強調的是全球化的機制,在傳播令人心動的、豐富多彩的商品文化的同時,也傳播了社會平等。”

所以,一汽-大眾之所以能夠贏得市場口碑和消費者的忠誠度,除了與時俱進的技術和產品,不容忽視的是品牌溢出效應的社會認同。

“一汽-大眾正在摒棄原來的商業模式,不是從產品出發塑造一個品牌,而是從消費者出發,了解消費者,客戶有些什么樣的趨勢性變化,然后以技術和產品技術為生活服務,讓消費者受益。”

面對如此的一汽-大眾,如何不令人心生敬意呢?(采寫|汽車有智慧 水淼)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