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蔚來汽車發布二季度財報,造車新勢力三巨頭蔚小理上半年也正式交卷。
【資料圖】
從成績單可以看出,經歷了政策退出、需求放緩以及價格戰的輪番洗禮,蔚小理此前平分秋色的格局已被打破。其中,理想汽車憑借銷量的跨越式增長,在營收、凈利等方面成功領跑。相較之下,小鵬以及蔚來的表現卻不盡人意。
業內普遍認為,在全新的競爭格局下,只有具備全體系力的企業才能在未來競爭中脫穎而出。基于此,蔚小理也各顯身手,開始加速布局,力求在下半場脫穎而出。
理想:多項指標領跑,產能成隱憂?
“我們有信心在2024年提前挑戰奔馳、寶馬、奧迪中國區的銷量,2024年努力成為中國市場銷量第一的豪華品牌。”
在二季度財報會議上,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放下豪言。而這一切的基礎,源于理想交出了創紀錄的業績及表現。
數據顯示,第二季度理想汽車營收286.5億元,同比增長228.1%,高于市場預估的272.1億元;凈利潤23.1億元,上年同期為凈虧損6.4億元;毛利率提升至21.8%,上年同期為21.5%,2023年第一季度則為20.4%。
取得如此成績的背后,得益于品牌銷量的日益增長。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車累計交付量達到13.9萬輛,同比增長130.3%。值得一提的是,二季度以來,理想汽車更是接連創下交付記錄:6月交付量破3萬大關、二季度總交付量達8.65萬輛、7 月交付量達到創新高的3.4萬輛、今年前7個月累計交付量超過2022年總和。
在銷量不斷增長的同時,理想也預計,三季度車輛交付量將達10萬-10.3萬輛,同比增長277%-288.3%。李想更是直言,全年有信心超出年初制定交付目標的10%-20%(33萬-36萬輛),營收突破千億元,且在今年年底,沖擊4萬輛的月交付里程碑。
但值得關注的是,盡管李想豪情滿志,但擺在眼前的是,理想汽車的產能問題。
在理想交出這份亮眼的財報后,其股價不漲反跌。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理想高達10萬輛的三季度產能目標,并沒有大幅超過市場預期,進而引發了對理想汽車交付能力的擔憂。李想也坦言:“目前給出的銷量指引確實是三季度產能的極限。”
為支持交付目標的實現,理想方面也表示,將持續增強產供銷協同能力,繼續提升生產能力,并通過優化供應鏈管理策略、升級管理流程,提升供應能力。
小鵬:毛利率由正轉負,尋求報團取暖
毛利率由正轉負、季度虧損創新高……二季度財報發布后,小鵬汽車再次陷入了輿論漩渦。
數據顯示,二季度小鵬汽車總收入50.6億元,同比下降31.9%;汽車銷售收入為44.2億元,同比下降36.2%;凈虧損為28億元,同比擴大3.7%;毛利率為-3.9%,同比減少14.8個百分點。其中汽車毛利率為-8.6%。
小鵬汽車在財報中表示,汽車銷售收入同比下降主要由于汽車交付量減少及新能源汽車補貼終止所致。第二季度,小鵬汽車銷量為23205輛,同比下降32.6%,環比增長27.3%,與收入走勢保持一致。
此外,汽車毛利率同比及季度環比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與G3i相關的庫存減記和庫存購買承諾虧損,對第二季度的車輛利潤率產生了4.5個百分點的負面影響;二是促銷活動增加,以及新能源汽車補貼到期。
盡管二季度業績下滑,但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仍對企業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他指出,“7月與大眾達成合作,新車G6表現超預期,及NPS客戶滿意度指標改善等,提振了小鵬內部團隊士氣、車主口碑及供應商等外部伙伴信心,為我們下一步進行更有效的組織變革,成本控制,內外部效率提高和推出更成功的新產品都建立了更好的環境。”
據了解,目前小鵬正在全力提升G6特別是Max版本的產能。預計9月G6車型交付量將顯著提升,帶動公司月交付突破1.5萬輛。其中G6四季度單月銷量過萬。隨著G6爬坡以及現有車型更豐富的配置推出,小鵬汽車將在四季度沖擊月銷2萬輛的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除與大眾展開合作外,近日小鵬汽車還宣布攜手滴滴,布局15萬元車型市場。具體來看,新車定位為A級智能電動汽車,將作為小鵬全新品牌的首款產品進入市場,預計于2024年開始量產。
此外,小鵬汽車還將成為首家獲得滴滴生態系統全力支持的汽車制造公司,滴滴將面向小鵬開放全生態賦能,為MONA提供包括智能座艙、智駕及共享出行市場等多維度的支撐。
有分析指出,通過與滴滴的戰略合作,小鵬汽車將正式進入多品牌戰略階段,進一步強化A級市場產品的技術競爭優勢。
蔚來:單季虧損達60億,預期觸底反彈
與小鵬境遇相同,蔚來也交出了較為糟糕的二季度業績。
數據顯示,二季度蔚來營收87.7億元,同比下滑14.8%,市場預期為91.5億元;凈虧損60.56億元,同比增長119.6%;毛利僅為8700萬元,同比下降93.5%;毛利率下滑至1%,去年同期為13%。
截至2023年6月30日,蔚來汽車現金儲備為315億元,較一季度減少63億元。相較來看,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現金儲備分別為737.7億元和337.4億元。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蔚來汽車CEO李斌表示,當前的市場環境充滿挑戰,智能電動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蔚來在核心技術、產品布局、銷售能力、制造和供應鏈等方面做好準備,聚焦市場銷售策略的執行,推動交付量穩步提升。
具體來看,二季度蔚來交付量為2.35萬輛,同比減少6.1%,這也是導致蔚來營收下滑的主要原因。為此,下半場蔚來的核心任務是“促銷量”。
“明年NIO品牌不會有全新產品交付,但是銷售表現會提升。就像2021年我們沒有新產品交付,但是銷量、毛利、產品質量等都達到更好的狀態。”李斌指出,蔚來將聚焦現有8款車型的銷售。其中,計劃9月發布和交付全新升級的中型轎跑SUV EC6。由此,蔚來也將完成基于第二代技術平臺的全部產品切換,到8款二代車型全面完成上市后,能夠覆蓋高端市場80%的用戶需求。
此外,蔚來也在加大對渠道方面的布局。此前,有消息稱,蔚來正大舉招聘銷售人員,大量新入職的員工來自奔馳、寶馬等傳統豪華汽車品牌。
對此,李斌也直言,此舉是為了彌補蔚來銷售能力的不足。“從7月開始,我們已經開始全面提升銷售能力,目標達到每月鎖單3萬輛,9月底將完成這項銷售能力的建設,從10月開始銷售能力建設的成果開始逐步顯現。在下沉市場,我們希望更多有經驗的銷售人員能加入。”
在聚焦戰略以渠道建設并行的基礎上,蔚來也預期,2023年第三季度交付5.5萬輛-5.7萬輛,同比增長74%-80.3%;營收指引189億元-195.2億元,同比增長45.3%-50.1%。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蔚來有史以來最高的交付量和營收指引,足以見得蔚來的信心與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