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進口車就是比國產好”的觀念深入人心,而且歷史悠久。甚至還有部分人認為開國產車丟人。
(資料圖片)
但隨著國內汽車產業越來越發達,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和提升,現在路上能看到的國產車也越來越多。在這樣的背景下,進口車銷量的生存空間遭到嚴重擠壓。
2023年進口汽車品牌銷量統計 圖片來源網絡
來自官方權威的數據顯示,中國進口車銷量在2017年達到124萬輛后持續下降,2022年銷量已跌至88萬輛,年均下降幅度為10%。
6月26日,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5月,中國汽車進口量為5.84萬輛,同比下跌18%;今年1-5月進口車數量僅有28萬輛,同比下跌28%,月度進口量維持在月均6萬臺左右水平。
為什么如今進口車銷量暴跌,而選擇國產車的越來多了呢?
在小編看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過去國人偏愛進口車的兩大理由,一是面子,二是質量,這兩點如今國產車都能做到了。從產品質量上相對于10年前已經非常可靠了,同時國產車的配置和款式也越來越多,也更先進,可覆蓋更多的人群和客戶。
當然最重要的必須是價格,性價比超高,同樣的配置和動力,國產車比合資進口車便宜一大截,花更少的錢帶來更好的使用感受。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進口市場中豪華和超豪華車需求仍是在增長的,其中豪華車占比已從2019年的79.8%上升到2023年的91%。同時,超豪華車的進口占比也略有上升,體現超高端消費群體的購買力實際上是上升的。
目前來看,進口豪車的份額好像并不容易被干掉,但造車新勢力已經在強勢搶奪這一領域的目標用戶,且足夠讓進口豪車車企產生危機感。
比如,定位高端的“蔚小理”年銷量規模已經在10萬臺以上,其中蔚的車型平均售價已達40萬元以上,理想、小鵬也有售價超40萬元的旗艦產品,反正主打就是以一個絕對高于B、BA均價的定價體系面對消費者。
它們的成功更加說明了,國產車已經具備了進口車不具備的硬核產品力,其中就包括精準的定向設計、研發、生產以及痛點解決,同時還拿出來了絕對具有競爭力的新能源號牌優勢。
所以,國產車銷量越來越好,尤其在新能源汽車這方面,國產車領先全世界,這是真令人驕傲。最后,小編真心希望國產車越做越好,超越進口車,反向出口,讓更多國家的人認可中國車、開上中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