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汽車去年在華虧損了5.72億美元。就在上個月的福特汽車一季度的財報會議上,福特汽車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也對外表示,決定減少在華支出,只專注于產生最高回報的業務領域。而種種跡象表明,“減少支出”的行動已經甚至早就開始了。
早前已有傳聞福特中國開始裁員。而最近又有媒體爆料隨著福特電馬的產品清庫即將完成,福特電馬在中國的業務團隊將會被整合回福特中國,工作人員或分流至福特其他板塊,或不再續約,或主動離職。福特電馬赫公司將會被注銷。福特電馬的銷售渠道也將會與長安福特合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隨后,福特中國對此消息做出了回應,表示沒有任何計劃終止福特電馬赫公司的業務運營。福特中國還表示,將繼續堅定不移地加速在中國的電氣化轉型。
但是,從種種跡象上來看,即使福特電馬赫公司不被注銷,但福特電馬的“回歸”恐怕也已經是注定的事情。
作為福特電氣化的主力產品,福特電馬的Mustang Mach-E(參數|詢價)被寄予厚望。2021年,由長安福特生產的Mustang Mach-E正式在國內上市,彼時福特在中國還只是設立了一個電動車事業部來操盤這款產品。
為了加速在華的電氣化轉型,福特中國隨后在2022年宣布通過福特電馬赫科技來獨立運作中國的電動車業務。福特電馬赫科技也充分學習了特斯拉和中國車企們的策略,在中國市場開始建立獨立渠道,采用直銷模式。
彼時的福特中國曾表示,電馬赫科技是中國市場首個由外資汽車品牌成立的智能電動汽車研發和運營的獨立實體,也是Ford Model e業務單元在中國的戰略延伸與關鍵布局。然而,獨立運營后的福特電馬發展得并不順利。
福特電馬Mustang Mach-E這款車型,其實無論是北美市場的口碑,還是產品研發背景,都比國內的造車新勢力有著更高的起點。據路透社統計,2022年福特電馬在美國市場的銷量為3.95萬輛,在美國本土品牌中僅次于特斯拉。但是除了一個特斯拉之外,幾乎所有合資品牌或者海外品牌在新能源領域都難有亮眼表現,福特電馬也并不例外。Mustang Mach-E進入中國市場后出現了嚴重的水土不服。2022年度Mustang Mach-E在國內的銷量僅為4860輛,不足美國銷量的八分之一。
盡管福特電馬的前身,福特野馬在國內市場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轉型新能源后,在國內的新能源市場就幾乎沒有存在感了。從產品力上來看,福特電馬也沒有抓住中國新能源用戶的喜好。在新能源車更強調的三電、續航、智能座艙、大空間、價格等諸多方面,福特電馬與中國的同級對手相比并不具備壓倒性的優勢。
而在營銷傳播上,福特電馬也依然是聚焦于動力性能、操控等傳統燃油車的指標,這很難打動目前已經被新勢力“慣壞”了的消費者。
渠道建設方面,雖然福特野馬也跟隨趨勢的選擇了直營模式,但在沒有特別有吸引力的政策下,渠道的鋪設與管理的成效并不明顯。原本的50多家經銷店,由于銷售表現不佳,在今年3月已經縮減到了30家左右。事實上,有知情人士透露,從去年年底開始,福特電馬就已經開始在長安福特的部分門店銷售了。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福特電馬根本無力在中國這個卷到不行的市場里翻身。乘聯會最新的零售數據顯示,2023年1-5月,福特電馬銷量分別為1050輛、84輛、283輛、332輛、249輛,累計銷量僅為1998輛。而且這還是在福特電馬先后做出了兩次大幅降價后的結果。
而銷量不振的直接影響就是虧損。財報顯示,2022年,福特在中國市場的虧損將近6億美元。即使是看整個福特的電動車業務,也同樣是巨虧。2023年前3個月,福特的電動汽車和數字化業務部門未計利息和稅收虧損就達到7億美元。
所以,當吉姆·法利表示要減少在華支出時,就暗示著福特電馬被整合一定是勢在必行了。
但是,福特電馬被整合也未必就是件壞事。吉姆·法利在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為扭轉銷量頹勢,福特中國新戰略重點將是商用車業務、電動汽車和出口。因此電動汽車仍然是福特接下來的戰略重點,從長遠來看,福特的電動車業務不會因為福特電馬的這場變故而退出中國市場?,F在的架構調整也好,裁員也罷,只不過是依照吉姆·法利所說的,為了打造一個更加精簡、靈活的組織結構,將資源投入到具有優勢的核心業務上。
在被市場狠狠“教育”了一頓的福特電馬,在“回歸”福特中國后如果能夠充分吸取失敗的教訓,在電動車業務上集中資源,重新聚焦,那么重整旗鼓也未可知。只不過,以目前中國新能源市場的競爭態勢,留給福特電馬的時間確實不多。(文/優視汽車 老炮)
注: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謝!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優視汽車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