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與沈陽的合作,是一場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支持東北振興的共振,也是一次“雙贏”的選擇。
沈陽,一直以來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而在新中國成立后,沈陽更是憑借著重工業基地的優勢,被稱作“東方魯爾”。
第一臺車削普通機床、第一臺50萬伏超高壓變壓器、第一臺125萬噸擠壓機……這里造就了中國工業史的無數個第一,也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
(資料圖片)
而寶馬公司,成立于1916年,起初寶馬并不是一家汽車公司,在1923年,寶馬研制出了第一臺摩托車發動機,并在德國慕尼黑進行生產、銷售,摩托車也成了其主要的業務。
直到1929年7月9日,寶馬才正式宣布進軍汽車制造業,為此還在晨報上只做了整整一版的廣告,至此,豪華汽車品牌中又多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寶馬。
不難想象,一個是中國老工業基地,一個是德國知名豪華品牌,二者的聯合,勢必會開啟一段傳奇般的故事。
雙向奔赴的“沈陽”與“寶馬”
事實上,早在1994年4月,寶馬公司就已經在北京設立了代表處,宣告著其正式進入了中國大陸市場。但寶馬真正在中國發揚光大,還是要歸功于2003年的一次選擇。
2003年,是中國加入WTO的第二年,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第一年,經濟發展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而當時的沈陽在沈陽機床、沈鼓、沈飛等等一系列國有企業的推動下,培養了百萬計的產業工人,其中更是不乏技術高超者。
龐大的人才儲備、深厚的制造底蘊,這對于“初來乍到”的寶馬公司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于是寶馬當即決定“落戶”沈陽,與華晨中國合作成立華晨寶馬公司,開啟了一段雙向奔赴之旅。
有了完善的技術和人才儲備后,華晨寶馬大力推動了沈陽的經濟發展。據了解,2022年華晨寶馬在全國的零部件采購額超730億元,其中60%都來自遼寧,而其更是沈陽市連續17年的最大納稅企業,在2022年時足足貢獻了485億元的稅收。
而寶馬也在沈陽龐大的人才體系與工人們高超的制造技術下,實現了品質和銷量的一次又一次突破。在2023年2月20日,華晨寶馬沈陽鐵西工廠迎來了第500萬輛國產車型的下線。
而在2023年5月18日,華晨寶馬正逢20周年華誕活動現場,寶馬集團重申了對中國市場的信心與承諾,將和中國伙伴一起奔向共創共贏的新未來。可見,寶馬并未沉湎于過去,而是將繼續攜手沈陽,創下下一個輝煌的20年。
全新輝煌20年,“新”在何處?
“不念過往,不畏將來。”是個人成長乃至企業發展中的必備條件,而從華晨寶馬20周年華誕的活動現場,也可看出寶馬繼續發力中國市場的信心。那么寶馬想要創造全新的輝煌20年,究竟“新”在何處?
在活動結束后,筆者將其簡要總結為5個方面:車型規劃、研發中心、動力電池、推動產業鏈集群發展、員工培養。
首先是車型規劃方面。近年來,電動化、智能化浪潮加速推進,中國汽車工業已經迎來了全新的變化,以往燃油車一家獨大的局面正在被打破,智能化、電動化的新能源汽車逐漸成為市場中不可或缺的車型。
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688.7萬輛,同比增長93.4%。而寶馬更是新能源轉型的堅定支持者。2023年2月20日,華晨寶馬沈陽鐵西工廠迎來了第500萬輛國產車型的下線,下線的車型正是其旗下的新能源車型——“BMW i3 eDrive40L”。
500萬輛,這是一個令人自豪的數字,也意味著一段嶄新的開始。華晨寶馬方面表示,將在今年年內推出純電動車型BMW iX1,并于明年推出純電動車型BMW i5,而在2026年,寶馬將迎來BMW新世代車型。
據了解,這款車將具備全新的電子電子架構、電驅、電池系統等等,從寶馬的重視程度來看,這款新世代車型很可能為寶馬全力奔赴電動化的“王牌”之作。
而在研發方面,寶馬官方表示,寶馬沈陽研發中心二期擴建項目正式啟用。早在2013年,華晨寶馬研發中心一期便正式投入使用,而寶馬研發中心二期的總體規模比原有設施增大5倍之多,達4萬多平方米。
而本次的擴建項目,主要是在原有基礎上,將實驗中心和試驗車間設施進行擴建,擴建之后的研發中心,在動力電池、機械設計等方面的開發、驗證能力將大幅提升,成為寶馬新能源車型的堅實技術壁壘。
隨著研發中心二期擴建項目的啟用,寶馬第六代動力電池項目也開啟全面動工,大力推動寶馬的電動化轉型。
研發、制造、動力電池……可以看出,華晨寶馬正在豐富其新能源業務的產業鏈。事實上,華晨寶馬一直以來都是推動沈陽新能源產業集群發展的重要力量。
據了解,華晨寶馬是中德(沈陽)高端裝備制造創新委員會的發起者之一,在華晨寶馬全國的430多家零部件供應商中,已經有超過120家落戶遼寧,并有近100家企業在沈陽扎根。而許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上游企業,也正在加快入駐的步伐。屆時,華晨寶馬或將沈陽的新能源產業鏈集群推動至動力電池正負極、電解液、隔膜領域,助力沈陽成為真正的“新能源汽車”大城。
最后則是人員培養方面。前文中我們提到過,沈陽龐大的人才儲備是吸引寶馬入駐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華晨寶馬的職業教育投資,已經超過3100萬元。并為超過8000名員工提供了電動化作業培訓。
全新車型、全新研發中心、全新的動力電池項目、全新的產業鏈、全新的知識培訓,華晨寶馬正在一步步深化自己的電動化之路,這就是寶馬立志創下下一個輝煌20年的保障,也是華晨寶馬發展的“底氣”。
相信在不久之后,華晨寶馬就會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消費者面前,用技術和產品與消費者達成深刻的共鳴,構建出其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宏偉藍圖。
寫在最后
叔本華說過:“單個的人是軟弱無力的,就像漂流的魯濱孫一樣,只有同別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許多事業。”這句話對于企業也是如此。
“沈陽”“共同成長”是活動現場高頻出現的兩個詞匯,而在這兩個詞匯背后,則是寶馬集團與沈陽市產業不遺余力的付出,是無數一線工人奮斗時流下的汗水。伴隨著他們的努力,沈陽新能源產業經濟飛速發展,寶馬集團也不斷創下一座又一座里程碑。
都說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在電動化、智能化浪潮帶來的全新時代格局下,在寶馬全新戰略項目的推動下,在華晨寶馬不懈的奮斗下,其未來的電動化轉型,值得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