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實現“定價自由”,國產新能源車繼續“挖呀挖呀挖”

  • 發表于: 2023-05-11 18:48:16 來源:愛卡汽車網

打響今年降價第一槍的特斯拉,卻接連宣布調高價格。5月,相隔僅4天,特斯拉兩次宣布調高售價,Model 3(參數|詢價)和Model Y(參數|詢價)上調2000元,Model X(參數|詢價)和 Model S(參數|詢價)上調1.9萬元。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特斯拉的存在猶如一條“鯰魚”,一舉一動都是風向標。當新能源補貼退坡之際,特斯拉揮舞著降價大旗,讓一眾新能源汽車企業措手不及。而當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下滑,各大新能源汽車好不容易松一口氣時,特斯拉反向而行,這次竟然是漲價。


(相關資料圖)

能夠實現“定價自由”的汽車品牌可謂鳳毛麟角,特斯拉更是新能源中的“獨一份”。此番特斯拉的“反向操作”,到底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用漲價提升利潤

就在人們期待特斯拉越戰越勇,把Model 3的價格打到20萬以內時,特斯拉卻“不講武德”,竟然漲價了。

據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5月2日,特斯拉Model 3、Y車型全線漲價2000元,漲價后,兩款車型的起售價分別為23.19萬元和26.39萬元。5月5日,特斯拉又宣布全新Model S及全新Model X全系車型上調售價19000元,調整后,Model S起售價80.89萬元,Model X起售價89.89萬元。

這是否意味著,特斯拉不想打“價格戰”了?

2023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全球累計交付新車42.2萬輛,同比增長36%。其中,Model Y正在加速成為全球最暢銷車型。

與此同時,特斯拉實現營收233.29億美元,同比增長24%,環比上一個季度243.18億美元有所下降。

同樣是在一季度,特斯拉凈利潤達到25.13億美元,同比下滑24%,不及市場預期(26億美元)。

由此可見,特斯拉的新車銷售增速,明顯快于營收增速。特斯拉方面稱,盡管第一季度在不同地區對一些車型進行了價格下調,但營運利潤率的下降速度依然可控。

其實,這已經是特斯拉在委婉表示,運營利潤率確實有在下降。

去年以來,特斯拉在全球范圍內發起了多輪降價,然而,從財務表現來看,這也擠壓了公司的利潤空間。

“讓毛利率重新回歸健康,是特斯拉漲價的重要因素之一”, 招銀國際證券研究部副總裁白毅陽認為。

根源在于技術創新

特斯拉一會降價,一會又漲價,隨心所欲地調整價格,讓本就逐步疲軟的新能源車市更加動蕩。一眾新能源汽車幾乎是又恨又無奈的心態。

究其原因,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高科技企業,技術創新成為根本驅動力,靠的是技術引領和生產效率的提升,而不是靠壓榨供應鏈。

相比之下,自主品牌新能源目前仍處在對供應鏈“斤斤計較”的地步,碳酸鋰價格起伏不定,車企的心情也陰晴不定。

對國內新能源汽車品牌來說,多數還在依靠走量的方式刷存在感,因為大家都明白,量是最基本的,只有通過走量才能以規模效應攤低造車成本。

即便是比亞迪等少數企業,也沒有完全的定價自由,更多國產新能源品牌則處于被動地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未來競爭,價格手段依然是沖擊市場的重要武器。

“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 特斯拉給中國車企的另一個啟示就是,功夫在造車之外。

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快速擴大拉斯羅普儲能超級工廠的產能,并且宣布了在上海建設新的儲能超級工廠的消息。同時還將繼續執行產品路線圖,包括Cybertruck(參數|詢價)、下一代車輛平臺、自動駕駛和其他AI技術產品。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馬斯克稱“隨著時間的推移將能夠通過自動駕駛產生可觀的利潤”。正所謂東邊不亮西邊亮,特斯拉不用依賴單一銷售收入,即可收獲可觀的利潤。

降價是企業提升銷量的最直接促銷手段,可快速提升銷量、提高其市場占有率。從特斯拉降價到整體銷量猛增,已經可以窺見端倪。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顏景輝認為,“后期特斯拉是否還會采取降價操作,目前還很難確定。不過,特斯拉肯定會根據其效益規模、利潤空間進行價格操作” 。

市場走出降價陰影

特斯拉的“隨心所欲”,對應的卻是國產新能源汽車對價格的極度敏感。這揭示了一個現象,那就是,雖然新能源汽車增長相對喜人,一度高歌猛進,但始終面臨著“得市不得利”的尷尬局面。

當前,汽車行業整體利潤已經嚴重偏低。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汽車行業收入為2.14萬億元,同比增加1%;成本為1.87萬億元,增長3%;利潤819億元,同比下降24%;汽車行業利潤率3.8%,低于整個工業企業利潤率4.9%的平均水平。

中國的汽車技術發展經歷了以市場換技術、用錢買技術的各種探索,但顯然,真正可持續的應該是用市場養技術,讓技術和市場同步發展,兩者相得益彰。

如今,電動化、智能化新生態的跑馬圈地已經基本告一段落,接下來的重點是新技術的商業化落地和新商業模式的市場檢驗,要用基本的盈利能力來確保可持續發展。

目前來看,車市正逐步走出“價格戰”的陰影。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4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為163萬輛,由于去年同期疫情影響,同比增速55.5%,環比增長2.5%,這也是自2010年以來僅有的兩次環比正增長之一。

愛點評

特斯拉漲價釋放出一個積極信號,有利于改善消費觀望心態,讓消費者走出過度期待降價的預期,恢復正常的購買節奏。價格“回漲”,表明車企已經從“價格戰”轉向對經營質量的關注,國產新能源汽車也將從“跟降”的尷尬泥潭中走出來。

同時,乘聯會分析認為,4月“價格戰”熱度逐漸消退,經銷商的恐慌心態也逐步穩定,消費者開始恢復理性消費,觀望情緒得以緩解。隨著前期壓抑的需求開始釋放,疊加5月銷售旺季的到來,整體車市呈現企穩修復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