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合成燃料,豐田也緊跟歐盟步伐,為不愿棄發動機而續命!-今日聚焦

  • 發表于: 2023-05-07 13:44:32 來源:愛卡汽車網

歐盟推進的禁燃令,一直都被視為是“壓倒燃油車的稻草”。而在今年3月份,歐盟理事會也正式通過了一項歷史性提案:自2035年起,歐盟原則上禁止銷售非零排放汽車。

本以為這項法規終于塵埃落定,可沒想到后來又迫于壓力,歐盟開始“后悔”并撤銷禁令。事實上,與其說是撤銷,不如說是修改,畢竟歐盟在燃油車禁令中提到:從2035年起禁止銷售、使用傳統燃料的新車。也就是說這個禁燃令還是生效的,只不過相比起以前,新的法案允許使用碳中和合成燃料的、搭載內燃機的汽車在2035年后繼續銷售。

在歐洲市場,他們沒有一桿子打死燃油車,也讓傳統車企們紛紛看到了希望。特別是德國、意大利等國“力捧”的使用合成燃料的內燃機汽車,在2035年之后還能繼續銷售,確實足夠讓人眼饞。這不,作為全球車企的巨頭,在新能源技術上發展緩慢的豐田也來摻和了,并迅速與美國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合作,開始開發合成燃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要知道的是,對于電動化轉型這一塊,豐田一直都比較保守,豐田章男也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批評電動車,總結來講就是他認為這是被過度炒作,并聲稱電動汽車會扼殺企業。除此之外,他還表示完全采用純電動車是過激的政策,這可能還會導致大規模從業者失業,對日本的出口也不利。盡管后來由于新能源發展速度過快,豐田也只好推出純電動車bz4x來順應市場趨勢,可這臺車壓根就沒啥競爭力,上市三個月銷量僅為2391輛。

在純電動汽車領域的表現不盡如意,也導致豐田更加專注于混合動力汽車,畢竟曾經的豐田在這個細分市場還是很有話語權的,而歐盟的這一規定,也讓豐田看到了希望,那以合成燃料取代傳統化石燃料的方式,真的能夠讓燃油車起死回生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說說什么是合成燃料,它被認為是一種清潔、可再生、高效的能源。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太陽能等)將水電解生成氫氣,再與大氣中捕獲的二氧化碳進行催化反應,合成碳氫鏈或醇醚類液體燃料,也就是合成類似汽油的燃料。這種燃料的優點是可以在不改變現有內燃機車結構的情況下直接使用,可以直接替代汽油或柴油,而且其碳排放量還能大大降低,甚至可以實現碳中和。

從理論上來看,這絕對是一個非常可行的路徑,比如說保時捷在這個項目上就搞得火熱。據悉,去年12月,保時捷在智利建設的一座合成燃料試點工廠已經投產,而大眾、寶馬、邁凱倫、豐田等車企也有此方面的規劃。然而,盡管合成燃料是一種保護內燃機的絕佳之選,但它發展的阻力還是非常大的。

一方面來看,合成燃料的造價成本并不低。有數據顯示,目前合成燃料(eFuel)的價格大約為每升25-50元人民幣左右,遠遠高于汽油和柴油等傳統燃料的售價。也就是說,這樣的價格成本大概率是很難去普及的,有些不現實。

另一方面來看,如今純電動車的滲透速度是非常快的,很有可能合成燃料還未正式運用在乘用車上,電動車的競爭優勢就難以逆轉了了。畢竟相比起燃油車,純電動車在用車成本,性能提速,靜謐性,智能化方面都走在了前列,這是燃油車始終無法跨越的鴻溝,而當消費者習慣電動車后,想要讓他們再回到燃油車時代,其實是比較困難的。

一言以蔽之,合成燃料可以在短時間內延續內燃機的生命,但若要其普及發展,這路徑還是任重而道遠。

寫在最后

不得不承認的是,新能源汽車的趨勢已然勢不可擋。即便在歐盟的禁燃令上,又給了燃油車一絲喘息的機會,但從大方向來看,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還是不變的。而合成燃料這種保留內燃機,只更換燃料的方法是否能夠在未來普及,仍然有探討的空間。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