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消費者對汽車的定義,都是代步工具。不過,有一些車從誕生日起,就很有“調調”,與一眾家用車與眾不同。譬如,寶馬MINI、大眾甲殼蟲(參數|詢價)、還有奔馳smart。這些車型都有著極為鮮明的特色以及難以復制的格調。隨著電氣化時代的到來,這些車型也逐步地轉型。電動化之后,還能保持特殊的品牌調性和格調嗎?咱們一起來看一下。
1.smart 精靈#3&精靈#1
(資料圖片)
smart汽車是為數不多走出自己風格的品牌,定調輕奢設計獨特,最關鍵的是它能體現出其目標群體時尚個性的特征。自從電動化轉型后,Smart推出了精靈#1車型,同時最近也亮相了Smart 精靈#3。按照此前規劃,smart在2022-2024年間,將以每年3款上市新車的節奏。
精靈#1在去年上市,定位為純電動小型SUV,無論是設計風格還是動力架構都與過往的smart有著全面的蛻變。我們熟悉的smart大多是身軀極為短小精悍的雙座版,如今的smart精靈#1(參數|詢價)可以堪稱史上最大的smart車。
內飾方面,內飾設計有很濃厚的奔馳風格,大量實體按鍵也被移走,大部分功能被集成在12.8英寸的3D觸控屏之內,頗具科技感。
此外,新車基于浩瀚SEA架構打造,配備272馬力的后置電動機,CLTC續航里程最高可達560km。
而Smart的第二款代表作,亦是品牌旗下首款智能純電緊湊型轎跑SUV,Smart 精靈3#外觀基本延續smart品牌家族式設計風格,可以看做是“精靈1 轎跑版”車型
內飾部分,新車同樣采用家族式設計語言,配備9.2英寸液晶儀表顯示屏和12.8英寸中央懸浮式觸控屏幕,搭配平底式多功能方向盤及懷擋式換擋機構,另外,區別于smart精靈#1橢圓形空調出風口設計,新車采用的是圓形設計,整體科技感較強。
車身尺寸方面,新車的長寬高分別為4400(4542)/1844 /1556mm,軸距為2785mm,整體尺寸比smart精靈#1稍大,預計定位也會比smart精靈#1更高。作為對比,smart精靈#1長寬高分別為4290/1910/1698mm,軸距2750mm。
動力方面,新車普通版車型搭載單電機驅動,最大功率為 200kW,BRABUS版車型則搭載雙電機驅動,最大功率為315kW,峰值總扭矩543牛·米。
2.MINI電動版
前段時間,海外媒體曝光了一組全新MINI Cooper(參數|詢價) 電動版的實車諜照,新車依舊沿用經典的MINI造型,預計會在23年完成首秀,于24年正式上市。新一代MINI電動版未來將進入國內銷售,并將由國內的長城光束進行國產。
MINI電動版的整體設計與現款油車區別不大,前臉換成了封閉式格柵設計,且面積比汽油車更大。新車格柵上部采用了黃色的“S”標識,顯示其電動版的身份。全車橢圓形大燈、懸浮式車頂依舊給人小巧精致的感覺。
MINI電動版依舊采用雙色車身設計,尾部設計十分簡潔,新車并未采用當下最流行的貫穿式尾燈設計。三角形尾燈中間由一根黑色飾條相連,增加了車尾的時尚感。
內飾方面,尚沒有過多曝光細節。不過有消息稱,新車將會采用圓形方向盤與圓形懸浮式中控屏設計,但不提供液晶儀表,一些智能駕駛信息會集成在抬頭顯示系統中。
據悉,MINI電動版將采用前驅形式,不同的車型或將搭載最大功率135kW和160kW的驅動電機。新車有望匹配40kWh和54kWh的電池組,最大馬力可爆發181馬力和215馬力,WLTP綜合工況下續航超過380km。
3.甲殼蟲電動版
雖然早在2017年,大眾高層就曾表示會考慮出一款純電動的甲殼蟲車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眾研發部門又表示他們將停止對甲殼蟲的研發,把工作重心放在了ID.系列上。
不過在去年,大眾CEO回應了關于甲殼蟲復出的問題:“最具歷史情感的車型無疑是大眾T系列產品,它的復活是我們的首要工作,同時在MEB平臺上,許多有情懷的車型也有可能成為現實。”
雖然這句話并不代表甲殼蟲純電動版會復活,但從這句話中也能感受到,甲殼蟲純電版已經受到了大眾高層的關注,結合海外媒體曝出的新車渲染圖,所以甲殼蟲純電版的復出或許只是時間的問題。
小結
隨著新能源化的推進,電動化是每個汽車品牌的必經之路。相比于一眾國產品牌,MINI、Smart和甲殼蟲電動化的進程慢了半拍,在如今競爭激烈的市場下,還能否憑借經典的設計和個性化的路線,博得消費者的喜愛呢?咱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