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乘用車目標銷量達140萬輛,東風靠什么實現?

  • 發表于: 2023-04-11 12:38:11 來源:愛卡汽車網


【資料圖】

前腳剛在北京參加完“奇瑞汽車新能源之夜”,后腳就又去武漢參加了東風汽車一個規模宏大的活動,活動名稱為“2023東風汽車品牌春季發布會暨第七屆科技創新周”,其中的重頭戲,也是跟新能源有關。

而且,我們這次去武漢不僅參加了發布會的環節,也走進了東風技術中心,領略到科技創新周的風采,我個人也滿足了不小的好奇心。
先看看我在科技創新周看到的有趣事物。
猛士M-Terrain新能源概念車,就是這么猛。真男人,誰不愛?
猛士的量產車,雖然披著厚厚的偽裝,但貌似跟概念車很像。而且,它下面有乾坤,它正在進行無線充電。
氫能發動機的結構跟燃油發動機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另外,它體型更龐大。
有意思的是,我在東風技術中心還發現了一輛豐田的Mirai氫燃料電池車,嘿嘿。
十合一電驅動,這集成度也忒高了。
想知道輪轂電機長啥樣嗎?就這樣。
非常科幻的卡車,無人駕駛自然不在話下,聽說已經在港口實驗了。
原來濃眉大眼的東風,也在研究飛行汽車。
科技創新周展示的東西非常豐富,不僅有東風自己的,也有合作伙伴的。限于篇幅,不能跟介紹更多。下面,聊聊這次的發布會說了啥。
這年頭,各個品牌都喜歡在發布會上放出銷量小目標,鼓舞一下志氣,東風也不例外。東風的目標是,到2024年,東風自主乘用車主力品牌全新車型100%電動化;到2025年,東風自主乘用車與合資品牌的銷量比例達到1:1,各2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占自主品牌的50%,占自主品牌乘用車的70%。我掰手指頭算了一下,2025年,東風自主乘用車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目標,就是140萬輛。
有了統領的目標,靠什么實現呢?
東風的新能源品牌格局
東風風神全新電動化產品系列即將在上海車展發布,而全新小型電動品牌將在今年下半年發布。看到這,就讓我想起前兩天的奇瑞。奇瑞就是在星途品牌下發布了一個新能源產品系列和一個全新的iCAR品牌。
不過,不要忘了,東風還有嵐圖以及猛士兩個獨立的新能源品牌。其中,嵐圖這個品牌,大家都比較熟悉。而如今的猛士并非以前的猛士,它如今變成了一個豪華電動越野品牌,推出的越野車,造型相當炸裂彪悍,比以前的悍馬更野性,市場上基本沒有同類產品。
所以,東風的新能源品牌格局將會非常完整,不僅覆蓋的價格區間廣,覆蓋的車型形式也很廣,既有主流車型,也有個性車型。
三大技術品牌發布
東風這場發布會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東風量子智能電動架構、馬赫E新能源動力品牌、東風氫舟這三個技術品牌的發布。
東風量子智能電動架構,實際上是一個技術集合體,囊括的東西很多,不單單指的是底盤平臺。比如,這個架構還包括中央集中式SOA電子電氣架構、電池管理系統、熱管理系統等組成部分。
既然是一個宏觀的概念,所以東風量子智能電動架構的可延展性很強,能源形式上,支持純電、增程、插電式混動;驅動方式上,支持前驅、后驅、四驅;車型尺寸和形式上,支持小型、中型、大型轎車、SUV、MPV的打造。
最開始的時候,一個底盤一款車;然后大眾把平臺的概念發揚光大,變成一個平臺多款車,現在的新能源時代,差不多是一個品牌的車靠一個架構就解決了。而東風這個架構,已完成全系列產品的規劃布局,未來將打造16款車型,目標是100萬臺年產銷規模。
在有關能耗的性能指標上,基于東風量子智能電動架構研發的車型,最高可實現1200公里以上的純電續航、換電模式下可在90秒內完成換電、支持800V超級快充、5分鐘補能300公里、能耗低至百公里11度電。當然,你可以把這些數據看作是“吹的牛”,至于能不能實現,確實還需要等等看。
馬赫E新能源動力品牌主要由電驅、電池、補能三大產品平臺組成。電驅,大家可以作狹義理解,就是電機。馬赫E的電機采用碳纖維包覆轉子技術,轉速可達30000轉/分,與東風自主開發的SiC控制器匹配,系統最高效率可達94.5%,功率覆蓋70-400千瓦,電壓涵蓋300-800V。
馬赫E的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超過300Wh/Kg,CLTC標準下續航里程超過1200公里。關于補能,除了支持充電5分鐘續航300公里的超級快充,馬赫E還支持換電。
東風氫舟,顧名思義跟氫能有關。東風氫舟已經布局了70千瓦、150千瓦和350千瓦三大氫動力平臺產品,可以滿足乘用車、商用車全系列車型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2年底,東風在氫能領域發明專利累計達到298項,位列國內主機廠第一。
三大技術品牌的實力,聽著非常振奮人心,但話說回來,我可沒說它們現在都已經真正落地了哈,比如,續航達到1200公里的電動車,就還沒影呢。不過,既然目標、技術、性能啥的都已經公布出去了,咱們就期待東風都把它們給實現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