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馬斯克將在本周訪華,可是在來之前,美國那邊的特斯拉車主已經炸了鍋,特斯拉在美國遭到了大量車主的集體訴訟,起因是特斯拉再次曝出隱私安全問題。
特斯拉員工在2019年至2022年期間,通過內部消息系統私下分享了客戶汽車攝像頭拍攝的一些具有高度侵入性的視頻和圖像,這些圖像不只來自車外攝像頭,車內攝像頭也是“泄露點”。而且特斯拉不僅會去看普通特斯拉車主的攝像頭圖像,他們甚至還會去看馬斯克的特斯拉車輛的攝像頭圖像。
(資料圖片)
特斯拉在其“客戶隱私注釋”中明確表示,特斯拉車輛的“攝像頭記錄的內容保持匿名,不會與您或您的車輛關聯”。
但是有7名特斯拉前員工表示,他們在工作中使用的計算機程序可以顯示錄音中的位置數據,圖像信息也會顯示拍攝地點,這可能關聯到特斯拉車主的居住地。
而且特斯拉的“哨兵模式”在最近被荷蘭、德國等多國警告,有可能違反當地法律,雖然特斯拉官方稱哨兵模式下采集的數據只會留在車內,并不會上傳到云端,但是這些國家就不允許車輛在公共場合隨便拍攝路人。同時,這一次特斯拉員工能夠看到并分享客戶汽車所拍的圖像后,特斯拉說數據只會保存在車內的說法,其實已經不太能站得住腳。車內外視頻車企不但能看,甚至還可以下載分享,這讓為了符合法規,而且下架功能或者花成本去打碼的同行們,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
之前在一些特斯拉“狂飆、剎不住”的事故中,特斯拉的數據一向都顯示自己沒問題,都是駕駛者的錯,可網絡上一直有一種聲音,認為特斯拉在后臺篡改數據,可常識告訴我們EDR不能改,但是我們也沒想過車企工作人員能隨時看我們車輛的攝像頭,特斯拉在隱私安全和數據安全方面的公信力,在此次事件后又一次被拉低了。
針對這一次馬斯克訪華,外界很多人認為是馬斯克為了擴產談生意,同時可能還為了與國內高層咨詢特斯拉FSD落地的可能性。對于特斯拉FSD要落地國內,這件事已經傳得沸沸揚揚,有消息稱特斯拉FSD將在國內展開大范圍的路試。
特斯拉久久不能落地國內的FSD,是廠家和不少花了高價開通FSD的國內車主們都不愿意去正視的一件事,因為特斯拉確實是一直沒有兌現國內的FSD功能,不少車主直到賣車也沒體驗到自己多花6萬4帶來的高端體驗。
但是在這一次特斯拉“車主隱私”事件之后,可能會直接影響到FSD在國內的落地進程,雖然特斯拉已經在國內建立了數據庫,類似蘋果云上貴州那樣,同時還建立了研發中心,但是這又有什么意義呢?美國的特斯拉員工還不是想看就看?
目前特斯拉只在美國開通了FSD Beta,最近還想要去開拓歐洲市場,可是阻礙重重,其實特斯拉在除美國以外的任何一個地方想落地FSD,遇到的問題都一樣,就是各國政府都不希望有這么一個全身攝像頭的鐵疙瘩,在自己國內的每時每刻地采集著數據。
就算特斯拉在任何一個市場,都在積極地規避隱私或者成為“間諜車”的下場,但是只要特斯拉想要訓練自動駕駛,就沒法克服侵犯隱私或者搜集數據的問題。
特斯拉的FSD和智能座艙系統,在訓練過程中通常需要大量的人類員工,來輔助機器學會駕駛等自動化任務。從2016年開始,特斯拉就在非洲等用工成本較低的地區,聘用了數百名員工對圖片進行標記,幫助特斯拉的系統學習如何識別行人、路標、工程車輛、車庫門,以及用戶在路上或家里可能遇到的其他物體。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需要人類去查看攝像頭采集到的海量數據,而后再對這些圖片或者視頻內容中的特定事物進行標記,至于工作人員都看過什么,記錄了什么,沒有人去追究。而在自動駕駛之后,現在OpenAI等企業訓練AI人工智能大模型,采用的一樣是去非洲找廉價勞動力,對于文字等內容數據進行標記,雖然沒有特斯拉的數據那么敏感,但是一樣可能會涉及隱私安全等問題。
一位特斯拉前員工曾說道:“說實話,特斯拉訓練自動駕駛的過程,就是在侵犯隱私。看到他們是如何對待某些車主后,我總是開玩笑說,我永遠不會買特斯拉的車。”
而特斯拉要在國內落地FSD,勢必也要先進行很長時間的測試,或者是以FSD Beta這種形式去測試,其中一樣會產生海量的數據,雖然在國內已經在2021年建立了數據庫,但是想真正控制住特斯拉,讓馬斯克所承諾的“特斯拉中國所有數據存在中國境內”這件事能夠成立,并不容易,所以說FSD想在國內落地,變得更難了。
而且不僅是特斯拉,國內的新勢力們泄露數據也不是一次兩次,而且后臺功能一個比一個強大的新勢力車企們,它們賣的車去了哪里,開了多遠,都能了解得一清二楚,所以如何防止企業內鬼,會是今后智能汽車高速發展的同時,擺在所有車企面前的一個大問題,畢竟車輛的感知以及實時產生的數據太多了,車企知道的太多了,而新成立的國家數據局可能正是瞄準現在這些發展中的矛盾點而來的。
關于數據保留在國內,目前做得比較突出的是蘋果的云上貴州,當初為了改善用戶云端數據的下載延時等問題,蘋果與云上貴州合作,把中國用戶的iCloud數據都存在了云上貴州,而且蘋果有數據隱私和更完善的安全保護機制,并不會在蘋果的任何系統中創建后門,另外蘋果公司也表示,Apple 將與云上貴州協作,并僅會響應符合法律程序的數據請求。而對于受密鑰保護的設備,如 iPhone 或者 iPad 等,Apple 無法進行解鎖。
蘋果憑借著iOS生態和在國內的數據云端庫,確實是把中國用戶的數據隱私很好地保護住了,但是同樣我們也看到了反面教材,谷歌當年就是因為不把數據放在國內,再加上違反其他相關法規,才丟掉了國內這個大市場。而特斯拉在隱私和數據方面出問題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而它的這種隨性很可能讓FSD在中國依舊無法落地,如果依然對數據隱私這部分開后門,執行上打折扣,完全有可能會步入谷歌的后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