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新:起亞中國新能源: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機會

  • 發表于: 2023-03-23 09:38:17 來源:愛卡汽車網

過去三年,合資車企在中國市場幾乎沒有一場正經的戰略發布會,沒想到2023年的第一場重磅戰略發布會來自起亞。

何為重磅?第一要有清晰的戰略方向;第二要有明確的戰略目標;第三要有充分的產品支撐;第四還要有全球高管來站臺,明確戰略的級別。

而這次起亞中國新能源戰略發布會就集齊上述所有要素:


(資料圖)

1、起亞以面向未來的“Plan S”戰略為基礎,確立了“向電動化全面轉型”的核心。起亞計劃到2030年實現EV車型銷量160萬輛,鞏固全球電動汽車市場領導品牌地位,而確保在中國市場的成功是起亞全球戰略的核心之一。

2、起亞將在中國市場開啟向電動化品牌全面轉型,并制定了中長期電動化藍圖:到2027年,共計將推出6款EV車型;到2030年,實現EV車型年銷量18萬輛的目標,銷量占比達到40%。

3、為確保起亞中國新能源戰略的成功,起亞將提供以下幾方面的支持——

·首先是產品層面,起亞中型純電SUV車型EV6 GT將在今年進口到中國銷售;EV5則將是起亞首款在中國首發的全球車型,預計于今年11月份正式在國內上市;全新旗艦六座純電SUV車型EV9明年在國內上市。而之后還會每年上一款車型。

·其次是經銷商渠道方面,起亞將加快全國經銷商的門店升級,并與國內大型經銷商集團合作,加速在一二線大城市的核心商圈建立和運營起亞City Store。

·三是在充電基建方面,起亞計劃與殼牌合作建設配備800V快充樁的品牌快充站。

·最后在用戶體驗方面,起亞還將上線全新品牌APP,覆蓋購車、用車、保養、服務、置換等全領域,全面升級用戶體驗。

4、起亞全球CEO宋虎聲、起亞全球設計總監Karim Habib都出席了這次中國新能源發布會,一位強調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另一位則是主要介紹了為中國市場首發的EV5產品。

如果簡單總結這次起亞中國新能源戰略發布會,就是起亞準備在中國市場重塑自己的產品、技術形象和渠道體驗。

那么起亞電動車在中國市場有沒有前途呢?

個人感覺,聽完了這場發布會我覺得還是有翻身的可能的。原因有幾點:

第一,這次起亞在中國推出的電動車型足夠豐富,可以快速建立電動車產品矩陣。從今年的EV6 GT到EV5,再到明年的EV9,相當于快速向中國消費者提供了20萬到40萬元的純電動車產品。

其中今年投放的EV5是為中國市場打造的專屬產品,擁有包括700km續航和800V高壓平臺,如果能在25萬元價位那也是很有競爭力的。要知道今年甚至明年內,除了小鵬G6以外,不管是特斯拉還是大部分國內新能源車企,應該都不會有這個級別的高壓平臺產品。

至于明年的旗艦EV9,這類六座中大型純電SUV還沒有其他合資車企發布,國內的對手也都在45萬元以上的高價位。假如EV9價格在30-35萬元區間,替代漢蘭達(參數|詢價)這類產品,那么起亞成功的概率也很大,至少可以迅速占領一個細分市場。

更重要的是,在2024年這個時間節點,目前看來合資車企的純電動車并不多,而自主車企的一部分精力又在插混或增程車型上,所以純電新車其實選擇并不多。并且起亞還是以產品矩陣形式推向市場,而不是像很多合資車企那樣推出一款純電車型后很久才會有下一輛,無法形成電動車品牌效應。

第二,起亞的燃油車現在在中國市場基本上存在感不強,也就沒有大眾、豐田、本田這些“既要維系燃油車銷量又要推動電動車”這種矛盾的心態。同時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對于電動化產品認知刷新很快,有助于起亞新品牌形象的的建立。

起亞在中國市場全面推進純電動車型,相當于就是率先喊出了“不玩燃油車的性價比游戲”,那么在沒有燃油車作為參照物的前提下,這時候消費者就會認為起亞是一個電動車品牌,起亞的純電動車型就可以參照目前中國市場的競爭對手定價——比如比亞迪、小鵬等車企,而它們的定價都是比合資車企更高的——這樣起亞品牌也就完成了轉型和重塑。

因此,起亞中國新能源戰略也相當于是起亞宣告拋開了之前的東風悅達起亞“在中國是三線合資車企”的印象,以起亞全球的品牌形象來統一呈現,從而帶動起亞在中國市場的復興。

第三,現代起亞集團的E-GMP平臺確實在技術上領先了一代,800V高壓技術對于起亞產品的競爭力是有實質性提升的,同時起亞還準備了全新的電子電氣架構和L3級別輔助駕駛給到新車,強化其競爭力。

尤其是800V高壓平臺,電量從10%充到80%只需要18分鐘這一點就足夠打動消費者,畢竟對于電動車用戶來說,補能便利性就是最大痛點。同時按照起亞的說法,EV9將搭載高速公路自動駕駛系統HDP,并實現L3級自動駕駛,這些都足以和現有的國產電動車競爭。

第四,起亞現在還有一個優勢是渠道重建。之前很多合資車企其實被傳統的經銷商體系所拖累,因為傳統經銷商太多,燃油車需要消化庫存、對電動車沒有熱情,然后渠道布局也主要在傳統汽車商圈,對擴展新領地就沒有動力。

而起亞卻因為原有燃油車渠道基本已經“沒落”,所以可以按照國內的新營銷模式展開合作,沒有包袱。比如這次發布會上,森那美、錦龍、鑫漢馬、通立、百得利5家知名大經銷商集團與起亞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準備在商圈開店,迅速擴大起亞電動車的接觸點。

總體而言,這次起亞中國新能源戰略還是看得出韓國車企在中國市場的“不退”,仍然確信中國市場對全球市場的重要性,要堅持投入、擴大國產車型計劃。這一點其實就和斯特蘭蒂斯、雷諾這類歐洲車企有明顯區別,也反映出起亞依然堅信自己的產品競爭力和品牌的全球化輸出。

與此同時,國內那些發展還比較順暢的新勢力、新能源車企業也要意識到,合資車企的電動車并不是沒有實力,只是之前錯過了前半場的機會,但是后半場即將登場的外資純電車型其實都是很能打的“硬漢”。

要知道,起亞EV6(參數|詢價)去年在北美市場賣出了2.05萬輛、歐洲賣出了2.88萬輛,而中國又有多少高價純電SUV能夠達到年銷3、5萬輛的規模呢?

文|JackieLXX

圖|網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