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企業的公關部是做什么的?發稿的、做活動的、鏟負面的……上述功能第三方公關公司都可以實現。因此,特斯拉兩年前解散了它的公關部門。
然而,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潘建新認為:“多數汽車企業的領導對公關有曲解,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資料圖)
公關存在感不強,根源何在?
當前,汽車行業存在的現象是:很多企業的廣告部消失了,公關部變小了,或是成為了市場部下面的傳播部門。
對此,有媒體分析稱:“在大眾的認知中,公關常常跟炒作、控評、降熱搜、洗地之類的不良行為聯系在一起,這就導致這個工作本身很容易遭到誤解和攻擊。”
在潘建新看來,汽車行業的公共關系之所以不被重視,源于專業人士一直沒有做認真研究,因而導致公關被很多人誤解。潘建新指出:“‘公關’這個詞最早在國內火起來,源于一部叫做《公關小姐》的電視劇,但這部電視劇把‘公關’的意思扭曲了。”
近些年,企業的公共關系為何又回到了前臺?潘建新分析稱:“工業革命時期,報紙、電臺和電視臺控制在資本方手里,媒體并不在老百姓手里。現在進入到了全民自媒體時代,讓草根有了話語權,每一個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而公共關系歸根結底是人與人的關系,組織與人的關系。”
在自媒體和信息爆炸時代,企業公共關系愈發重要了。潘建新指出:“自媒體推動海量信息爆炸之后,企業面臨的社會關系愈發復雜化,變得更加多元,沖突無時無刻不存在。在這樣的一個復雜的環境下,公共關系變成了非常重要的關系,它起到了維護社會和諧,調解矛盾沖突,增進群體認同,促進社會發展的作用。從保持社會多元化發展的視角看,公共關系體系建設變得非常重要了。”
公關貫穿營銷全生命周期
既然汽車企業面對的整體環境越來越復雜了,為何有些企業反而不重視公關部了?
潘建新提出:“第一,部分企業的領導對公關有曲解;第二,部分公關人工作片面化;第三,部分公關服務企業缺乏公關策略。換言之,只會苦干活,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
目前汽車行業公關存在的較為突出的問題是,部分企業沒有弄清楚公共關系的概念,把公共關系看作是媒體關系。潘建新指出:“公共關系絕對不僅僅是媒體關系。我們經常講的八大關系(政府關系、媒體關系、消費者關系、投資者關系、競爭者關系、員工關系、社區關系以及法律關系)共同構建了企業的公共關系。現實是,部分汽車企業的公關部所有的工作都在媒體關系上。今天很多上市企業從以前的CRM(客戶關系管理),已經上升到了 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一方面是合規,另一方面就是公關,說明公共關系已經上升到了很高的層次上。”
“就市場營銷而言,公共關系的思維貫穿了營銷的全過程。”潘建新提出,“營銷,營在前銷在后。實現銷售先要營造好的營商環境。目前的營銷已經變成傳播了。說直白些,營銷就是企業與用戶發生關系。而公共關系的本質就是關系的管理,從這個角度講,營銷也是公共關系的一種。事實上,伴隨著傳播不斷深入,不斷被用戶接受,企業逐步完成了所有的營銷過程,公共關系的思維也就貫穿了營銷的全過程,因而品牌或者產品的生命周期的全過程都有公共關系存在。”
為何企業的公關部門看似“什么都沒干”,而缺了他們又不行?正如媒體所言:“公關的高明之處在于能夠達成‘潤物細無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