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狄更斯那句名言嗎?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把這句話用在當下的汽車市場,再恰當不過。與咱們國產品牌蓬勃向上形成反差的是,諸如韓系、法系等合資品牌已經頹勢已現。更甚者,銷量萎靡,資不抵債,面臨退市。
2016年,彼時的東風悅達起亞可謂輝煌一時,銷量一度高達65萬輛。再看現在,2021年銷量只有16萬輛。數據顯示,2022年起亞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僅有9.4萬輛左右。按照干這個態勢下去,2023年或許又是一個滑鐵盧之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也許有朋友會說,接近10萬的量也不少啊!有一說一,如果是哪個造車新勢力有這成績,真真是不錯。可這是起亞,一個有超過10款車型同時在售的老牌合資車企。更何況,起亞2022年在全球的年銷量為290萬輛。
話說,國內市場就這銷量,夠發工資的嗎?難道起亞也要步謳歌后塵?更令筆者唏噓的是,起亞中國首席運營官楊洪海竟然拿著全球銷量和盈利說話,反諷比亞迪銷量“僅為”186萬輛。且不說人家單靠新能源就實現了近200萬的銷量,還是僅僅在國內市場的銷量。就這,難道不值得起亞尊敬嗎?就算你全球的銷量比人家比亞迪多,可在中國市場,你們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老實說,僅從銷量上來看,似乎已經嗅到了起亞在國內車市的不堪。可如果告訴你,銷量不堪不過是小事,還有更要命的,你會信嗎?
根據起亞汽車公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截止今年三季度末,其在華合資公司江蘇悅達起亞負債總額已達到2.2792萬億韓元(折合人民幣約121億元),并超過2.1240萬億韓元(折合人民幣約112.8億元)的資產總額,資產負債率達到107.3%。
什么概念?作為參考,北京寶沃破產時,負債率為133.5%,而廣汽菲克破產清算時,負債率為110.8%。這么來看起亞的處境,大家心里是不是就明白很多了呢?不管你承不承認,資不抵債的起亞已經距離退出中國市場越來越近了。
問題來了,起亞在華還有機會嗎?
先看看什么是機會。毫無疑問,電動化是機會,高端車型也是機會。反觀起亞,電動化轉型速度慢不說,推出的新款燃油車也毫無誠意。加之咱們國產品牌的崛起和造車新勢力的風生水起,起亞恐怕再想起來,難了!
去年3月,起亞面對頹勢,讓柳昌昇接任李峰成為東風悅達起亞總經理。可根據起亞過去一年多的市場表現來看,不見得柳昌昇干的就比李峰好。
去年4月,東風悅達起亞發布新品牌標識,開啟“品牌重塑”之路,更換了新LOGO。即便起亞覺得這個新LOGO更年輕化了,但還是遭到了不少網友的詬病,質疑太丑!
有了新人,也有了新品牌,怎能少了新車。智跑Ace(參數|詢價)就不多講了,不過是一款基于老架構拉皮改款車,也是一個款中國特供車。
至于重新進入國內市場的嘉華(參數|詢價),乍一看去,很不錯,又大,又好看,可是在看到28.89-33.99萬元的市場售價后,難免心里有些不平衡,別忘了,現代庫斯途也只需要16.98-21.88萬元。毫無疑問,買嘉華就是在繳智商稅。可何況,還有賽那(參數|詢價)、GL8、奧德賽(參數|詢價)這些精兵強將在那里,想憑借MPV突圍,簡直是天方夜譚。
更可笑的是起亞KX5(參數|詢價)換代車型獅鉑拓界,好不容易讓消費者記住了KX5這個名字,突然又整出一個更難記的,真不知道起亞是怎么想的?是對自己的產品太過自信嗎?試問起亞,獅鉑拓界有啥競爭力?說你顏值高,領克肯定不愿意;說你內飾豪,吉利也絕不答應;要說你動力強勁,UNI怕也會偷偷笑話你。關于具體的產品力對比,咱們就不展開了,后期我們也會單獨寫一篇對比稿,屆時就知道小編所講絕非玩笑。
還有一點,獅鉑拓界高達17.98-24.08萬元的市場指導價,也有點太任性了。小編只想說,就算梁靜茹給了你勇氣,你也不能這么沒數吧!看看人家RAV4榮放(參數|詢價),指導價才17.58萬起,而神車本田CR-V(參數|詢價)指導價也不過16.98起。更要命的是,獅鉑拓界的座艙真得有些小,當你習慣了國產品牌車型大軸距大空間后,做進去的第一感覺一定是“壓抑”,不信?自己可以去試駕體驗一番。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起亞有可能在明年帶來EV6,并持續推出1-2款基于E-GMP平臺打造的純電動汽車,到2027年將中國市場上市6款EV車型。往深了看,這也不過是美好的夢想罷了,究竟夢想能否照進現實,而這個現實又能否支撐起起亞的電動化夢想,其實一點都不好說。畢竟,包括比亞迪和一些造車新勢力在內的國產電動車實在太強大了!
再說說近期剛上市的新K3,新車共推出6款配置車型,售價區間為11.29-14.39萬元。不過,新車才登場就搞了一個綜合優惠后的“放飛價”,并低至8.99萬元。中肯的說,就價格而言,放飛價雖然不高,但大概率是最低配。試問,有幾個買車會選最低配?往上走,15萬之內,可選的就太多了。所以,新K3的價格,不過是看起來很好罷了!
作為中期改款車型,新車針對外觀和內飾進行不同程度的升級,動力依舊提供1.5L和1.4T兩款發動機。事實上,所謂全新的外觀,的確有改變,但你說全新就有點牽強了。畢竟,還是起亞家族的樣式。至于這個樣子好不好看,看看長安吉利比亞迪的產品外觀設計,心里就明白了。所以,談顏值,起亞新K3也毫無優勢。
其次,再看看座艙的科技氛圍,10.25英寸儀表盤和10.25英寸智能顯示屏,只能說是中規中矩,畢竟,雙12.3寸大連屏比比皆是。更何況,傳統的懸浮中控屏設計,怎么看,也都有點OUT的味道。至于智能互聯,爛大街的東西,就不要拿出來說了。
最后說說動力表現,新K3提供了1.4T+7DCT和1.5L+IVT兩種動力組合。1.4T車型最大馬力提升至140馬力,看看隔壁的長安,1.4T來到了160馬力,1.5T更直接來到了188馬力。所以,沒啥可說的。起亞的動力表現,還停留在幾年前吧!
寫于后面
說起亞窮途末路有些不妥,畢竟,人家全球的銷量還說得過去。但如果說起亞在咱們國內市場的路已經快走到頭了,絕非危言聳聽。要品牌力沒品牌力,要好產品又沒有好產品,再加上起亞新車毫無誠意,且有些傲慢的高定價,很難想象起亞還有什么機會。銷量持續下滑,又面臨資不抵債的境遇,看來起亞是應該好好考慮一下自己的未來了。所謂有舍才有得,如果繼續凋零,選擇退出,或許真的是一條不錯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