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和精真估聯合發布了《2023年1月中國汽車保值率研究報告》。1月二手車市場的車源量只有520,763輛,是近四個月車源量最低的一個月,預計二月份將會大幅反彈。盡管1月車源量減少,但汽車保值率仍有不少看點,具體的究竟如何?接下來我們一一探討分享。
美系豪華品牌提升
(資料圖)
豪華品牌的保值率相對來說會更穩定一些,遙遙領先的依然是保時捷,1月保值率為86.8%,是榜單中唯一一個保值率突破80%的豪華品牌。不過,保時捷1月的保值率環比稍有下滑,而近日保時捷又陷入了“12.4萬的Panamera(參數|詢價)”烏龍事件中,如處理不好,二月的保值率或許也會受到影響。
此外,奔馳、寶馬、路虎、林肯、凱迪拉克、特斯拉等品牌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主要是因為這些品牌的保有量較大,加上品牌效應以及品質感的提升,對保值率起到不錯的促進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如林肯、凱迪拉克以及特斯拉等美系豪華品牌在1月的漲幅是比較明顯的,逐漸接近德系豪華品牌。
合資品牌之間的差距在縮小
再來看日系品牌。“兩田”依然位居榜首,但無論是豐田還是本田,其保值率在1月的下滑幅度都較為明顯。當然,也有部分品牌1月保值率數據非常漂亮,比如Jeep。Jeep品牌1月的保值率為64.6%,排名僅次于本田。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Jeep品牌的保值率為54.3%,相當于1月的保值率環比增長了10.3%,看來Jeep進口車確實帶動了品牌保值率的提高。
此外,部分韓系品牌1月的保值率也反超了德系品牌,現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整體來說,在1月份保值率上漲或下跌的主流海外品牌個數基本持平,以韓系、美系等品牌大多上漲,而日系、德系則有所下滑。
自主品牌幾乎全面上升
反觀大部分自主品牌的保值率,都環比有所上漲,不得不說如今的自主品牌在產品,乃至品牌力、口碑這一塊確實做得比以前好。從1月的自主品牌保值率榜單中可發現,保值率環比下跌的只有3個品牌,其中一個是定位高端的魏牌。1月保值率為53.9%,僅次于奇瑞。
排在第一的傳祺,1月保值率64.6%,反超了之前常年排名第一的五菱,而五菱1月保值率為64.5%,則與傳祺相差了0.1%。
而且可以看到造車新勢力理想以及蔚來已經反超了不少自主品牌,逐步穩固自己的市場地位。但理想和蔚來的保值率高,原因并非完全相同。理想主要是在奶爸領域打造了深刻的產品標簽,名氣提升不少,而蔚來向來以服務打造標簽。如今看來,兩者在國人心中還是有一定的地位的,畢竟它們的保值率一直在提升。
新能源車保值率不俗
來至2023年,最大的變化無疑是國補取消,按理說對新能源車市場影響應該較大。但多個地方都出臺了一些新能源政策,影響其實并不算特別大。同時也可以看到,插電混動以及純電動產品1月的保值率都實現了環比上漲,說明新能源車的保值率沒有大家想象中糟糕。
更何況,對比純電車型與插電混動三年的保值率來看,上榜的純電車型三年平均的保值率并不比插電混動的差,也印證了目前二手車市場對純電車型的接受度是比較高的。就以榮威Ei5(參數|詢價)為例,三年的保值率還有60.9%,與很多燃油車的保值率是差不了多少的。種種跡象印證,新能源車的發展其實還挺迅速的。
汽車網評:1月保值率受到的短期影響較多
影響保值率的因素很多,又恰逢一月是新年的第一個月,新年變動因素多。其次,一月又因春節假期縮短了工作日,影響了二手車市場的車源量,加上政策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也就是說,1月保值率受到諸多因素影響,短期內預計汽車保值率還會波動,但從1月的保值率來看,大多品牌保值率上漲,如果要入手一臺二手車,或許并不是一個好時機,可以再等等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