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挑戰400萬輛!車企年度目標發布 哪來的自信?

  • 發表于: 2023-02-04 13:39:15 來源:愛卡汽車網

又到了一年一度立flag的時候了,每年這個時間,多數車企都會公布自己的“小目標”,讓大家在新的一年更有奔頭。


(資料圖)

過去的2022年經歷了各種坎坷,完成年度銷量目標的車企也少之又少,但后半年的持續增長讓全年大盤實現了同比增長,加上如今政策放開,乘聯會預測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850萬輛,總體狹義乘用車銷量2350萬輛。

因此,很多車企對于2023年的銷量目標也是充滿了信心,今天教授就和大家一起看看誰在穩中求進,誰在激流勇進。

要說最激進的車企就非比亞迪莫屬了,2022年累計銷量突破186.85萬輛,2023年初就傳出設立了400萬輛的銷量目標。雖然比亞迪針對該消息表示,由于市場、消費需求及供應鏈體系扥不穩定因素不好下判斷。但教授覺得還是值得期待一下的。

一方面是比亞迪目前的產品幾乎每款都在熱銷,以12月銷量為例,宋PLUS DM-i(參數|詢價)破4萬輛,海豚、元PLUS、漢、宋Pro DM(參數|詢價)-i均超2萬輛,海豹、秦PLUS(參數|詢價) DM-i、秦PLUS EV(參數|詢價)、唐DM(參數|詢價)均破萬,其它也是在幾千輛,甚至還有處在產能爬坡的,像騰勢D9(參數|詢價)、護衛艦07。

另一方面是比亞迪在2023年要推出的新車,除了有拔高品牌的售價破百萬的仰望U8、U9,還有肩負走量使命和品牌年輕化的海鷗、海獅(參數|詢價)、驅逐艦07等。同時,騰勢還將推出全新純電SUV N7,這些都是比亞迪的增量。

需要重點提及的還有出口,過去一年比亞迪的口碑正從中國輻射到全球,雖然2022年比亞迪乘用車出口量僅55916量,但12月出口已經達11320輛,今年1月也是超萬輛,而且如今還在進軍其它國家市場,基本可以確認今年比亞迪的出口量是大幅度增長。所以,比亞迪要挑戰400萬輛的目標真不是迷之自信,無論是產品矩陣,還是品牌口碑,當下都達到了新高度,這也成為它的底氣。

同樣激進的還有埃安,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表示:埃安2023年的目標是保50萬輛、爭60萬輛。要知道埃安2022年的累計銷量是為27.1萬輛,這意味著其要和去年一樣做到同比增長超100%,顯然這很具挑戰性。

而埃安也已經在努力了,最近發布了限時補貼政策,對于熱銷的AION Y(參數|詢價) 系列和AION S(參數|詢價) Plus(不含70樂享版)車型給予5000元/臺限時交付激勵;對于AION全系車型(不含AION S炫/魅)則推出3年0息、超低首付的政策,刺激消費者抓緊下單。

此外,埃安還在積極擴展產品矩陣,除了去年發布128.6萬起售的Hyper SSR和全新轎跑Hyper GT,還會在上、下半年各推出一款基于AEP3.0平臺的全新B級車。所以,埃安的增量是有的,只是面對特斯拉的突然降價,Hyper GT等高端產品還需思考如何應對。

或許長城會成為2023年唯一下調銷量目標的車企。在剛剛過去的1月,長城將公司2023年的銷量目標從此前的280萬輛大幅下調至不低于160萬輛,原因則是其去年累計銷量僅為106.75萬輛,同比下滑16.66%。

具體原因,2022年長城汽車旗下的哈弗、魏牌、坦克、歐拉、長城皮卡五大品牌,只有坦克實現增長。其中哈弗負責扛大旗的H6銷量下滑了29.1%;歐拉負責走量的白貓(參數|詢價)和黑貓從2月開始停止接單,到12月才恢復;魏牌高端之路走的也不順暢,月銷量最好的拿鐵(參數|詢價)DHT-PHEV只有2千輛左右。

而為了實現從106.75萬到160萬輛,長城在2023年開始大刀闊斧改革。一個是將歐拉和沙龍、魏牌和坦克這四大品牌的管理團隊進行兩兩合并,并采用雙品牌運營的模式;另一個是讓哈弗向新能源全面轉型。再加上各歐拉白貓/黑貓恢復接單,坦克700(參數|詢價)、魏牌藍山等全新車型推出,完成160萬輛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吉利再次將目標定為165萬輛,之所以說是“再次”,是因為吉利2022年的銷量目標也是165萬輛,而去年它的累計銷量為143.3萬輛,同比增長7.9%,而這次吉利應該是勢在必得,甚至可以說定的有些保守。

因為目前吉利的品牌和產品都是比較完善的,睿藍、幾何負責中低端往下,吉利主打中端燃油車,領克、極氪主打中高端往上,同時覆蓋了純電、換電、混動、甲醇等技術路線。

具體來看,吉利依靠中國星系列、帝豪(參數|詢價),再搭配雷神智擎Hi·X智能混動平臺,市場反響還是不錯的;幾何在新能源大趨勢下,銷量也來到15萬左右;極氪憑借001一款車銷量就突破7萬輛。

而在2023年,極氪的009和ZEEKR X肯定是可以交付的;依靠雷神混動,領克也將陸續推出混動車型;近日,吉利還宣布推出全新新能源品牌,進一步使得吉利的品牌和產品更細分,市場表現也就更值得期待了。

長安各品牌產品爆發給了長安沖擊280萬輛的底氣。2022年長安全年累計銷量為234.6萬輛,雖然長安福特和長安馬自達分別下滑17.61%、21.43%至25.1萬輛、10.4萬輛,但依靠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139.0萬輛仍創下了銷量新高。

而2023年的長安馬自達和長安福特將推走量車型,其中,馬自達的CX-50(參數|詢價)和CX90已經確定國產,長安福特最近會推出尺寸更大的銳界(參數|詢價)L,而銷量最好的蒙迪歐(參數|詢價)也會推出1.5T版本進一步降低售價。

至于自主品牌乘用車這邊,長安品牌會推動CS75(參數|詢價)、逸動(參數|詢價)等基本盤的改款或換代,同時還推出全新逸達、CS75PLUS(參數|詢價) iDD、CS55PLUS(參數|詢價) iDD等車型,以此沖擊100萬輛;長安深藍則推出S7,計劃和深藍SL03挑戰40萬輛;阿維塔還會推出阿維塔E12。可見,長安在2023年的全面轉型、新車型的推出以及合資品牌的發力,肯定能進一步提升長安的銷量。

不久前蔚來董事長李斌一句“雖然離BBA油車有點距離,但是明年銷量目標超雷克薩斯”引起了大家的熱議,但如今看來,2022年蔚來累計銷量為122486輛,而雷克薩斯的2022年銷量為18.39萬,在此消彼長之下,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首先從過去幾年來看,憑借“海底撈”式服務和覆蓋率越來越高的換電站,越來越多消費者接受蔚來較高的售價,其在成交均價40萬以上的高端純電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70%,品牌力算是打出去了。

然后2023年將會是NT2平臺銷量釋放的一年,隨著近期第二代ES6申報圖曝光,EC6自然就不遠了,這樣,蔚來全系車型都實現了平臺進化。

而李斌在近期的內部信寫到,“上半年我們將交付5款全新NT2車型”。也就是說,EC7、全新ES8、全新ES6、全新EC6以及ET5獵裝版都會在今年開始交付,一旦產能問題得到解決,教授相信蔚來的銷量勢必會有所突破。

雖然2022年新能源銷冠是被比亞迪奪走了,但從特斯拉四季度財報看到,131.4萬輛的交付數據為它帶來的純利潤達126 億美元,約合 855 億元。可見,2022年的特斯拉賺的是盆滿缽滿,而2023年可能會更賺錢,因為其2023年交付目標為180萬輛。

為了這個目標,特斯拉最近也是開啟了全球官降,雖然不能確定是否為“以價換量”的策略,但降價的幅度是真大,如今國內Model 3(參數|詢價)起售價降為22.99萬元,Model Y(參數|詢價)起售價降為25.99萬元,創下歷史最低價,使得很多新能源車企也跟風降價。

此外,近日有消息稱,特斯拉將在3月1日舉行的特斯拉投資者日活動上推出入門級電動車,售價約2.5萬美元,屆時又將是一場腥風血雨,也讓特斯拉銷量更接近馬斯克一開始提到的200萬輛產能。

綜上所述,其實穩中求進和激流勇進分別對應著傳統燃油車企和新能源車企。

過去由于三年疫情對企業及居民收入帶來較大影響,可支配消費支出能力仍然處于疲軟水平,要說明的是,去年是有了國家的燃油車免稅政策才能實現微增。

反觀新能源車企更加自信,畢竟2022年新能源銷量超680萬輛,同比增長93.4%,新能源滲透率也是達到27.6%,而在新能源滲透率加速提升的背景下,主流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信心也會加大,對新能源汽車銷量有積極影響。至于是否真如教授所言,讓我們年底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