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22年,我國汽車出口量已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大汽車出口國,而代表著“未來”的新能源汽車產銷數據無疑更加亮眼,已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一。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國產品牌,開始在海外大展拳腳,并且收獲了不錯的口碑。再次拿下了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的比亞迪無疑是其中佼佼者。
【資料圖】
近兩月,有關比亞迪進軍歐洲市場的消息引起了外媒的廣泛關注和爭相報道,包括當地主流電視臺DW、德國知名汽車媒體AutoMotorundSport等在內的多家媒體對比亞迪Atto3(元PlUS)進行了產品評測。十分難得的是,包括傳統造車強國德國在內的媒體報道,都給到了比亞迪這款車型很高的評價,“超級安全的中國電動車”、“更優秀但更強大的價格”成為了共識。憑借刀片電池、優秀的設計與駕駛體驗,以比亞迪為代表的國產新能源汽車,正在對更廣闊的海外市場發起兇猛攻勢。
從相關報道不難看出,國外媒體和用戶對于刀片電池的關注一點都比我們少。關于刀片電池在安全、壽命、強度、續航、功率、低溫等方面的優勢,他們同樣可以做到如數家珍。當然最讓外國朋友們“Amazing”的還是比亞迪對于刀片電池的嚴苛測試,在針刺以及46噸滿載重卡碾壓這種“地獄”級別難度的測試之下,刀片電池包仍能保持相對完好。畢竟全世界人民的共識就是,汽車作為交通工具,安全才是重中之重。
針刺測試公認是所有電池安全測試中最嚴酷的測試,它模擬的是最極端情況下電池內部短路的表現。因為足夠“極端”,它的測試過程總是讓人印象深刻。
同樣的條件下,刺針落下之后,隔壁的三元鋰電池在短短的幾秒鐘之內,就化作了一團火焰。
反觀比亞迪刀片電池這邊,卻仿佛什么都沒有發生過,令人驚嘆。最為神奇的是,它不但沒有出現起火爆炸的現象,甚至僅在針刺點附近位置有較低程度的溫升變化,表現出了令人驚艷的安全特性。
其實,電芯內部短路是電動車發生燃燒的最主要因素,我們平時在新聞上看到的在停車或行駛過程中車輛發生的自燃基本上都是因此引起的。刀片電池的電極材料——磷酸鐵鋰結構更穩定,體積變化小、熱穩定性高,電芯內短幾率低,而且即便內短反應也不劇烈,而且還有高強度等優勢,因此相對來講安全很多。
另一項令外國朋友們驚嘆的測試就是重卡承壓測試,其實只看圖片,大家就能夠明白這項測試的大致內容是什么。46噸滿載重卡碾壓而過,刀片電池包不但完好,沒有出現任何漏液、變形、冒煙的情況。
更離譜的是,電池在裝回原車之后,依然可以正常使用。在看到報道中,車輛裝回電池順利開走的畫面時,更多的外國友人對我國新能源車輛,不得不有了新的認識。
簡單機翻一下外國友人看到相關報道后的評論你會發現,除了對比亞迪相關車型及刀片電池的認可,也有著一些尚不容易購買到比亞迪新能源車輛的網友,在焦急地呼吁,希望比亞迪早日進駐到自己的國家,讓自己可以輕松擁有自己的“夢中情車”,而不必被迫選擇那些華而不實的豪華車。
據了解,比亞迪刀片電池可充放電3000次以上,行駛120萬公里,如果按照每年2萬公里來使用,一輛車就可以用“半個世紀”。在續航方面,刀片電池包體最大電量超100KWh,能夠輕松實現超600km續航,并且最高可實現18分鐘從5%充到80%的充電速度,幫我們完全告別電量焦慮。
其實,除了我們消費者外行看熱鬧,看到的安全、長續航等好處,比亞迪也在通過技術顛覆和促進著行業的發展。還是拿刀片電池來舉例,它不但因為扁平化的設計,可以提升駕乘人員的體驗,降低整車風阻、提高離地高度,避免刮蹭的發生,還可以在整個生命周期內的生產、儲存、運輸、梯次利用等環節提高空間利用率,提升電池包的剛度和強度。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更進一步打通了車和電池的平臺化設計,為整車研發帶來了巨大的優勢。
總結
更多外國友人逐漸意識到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實打實的競爭力,意識到在挑選更高價值、更安全、更舒適的新能源汽車時,應該首先考慮中國制造,或者至少應該拿中國車型作為基準來作為參考。比亞迪汽車被歐洲媒體和受眾認可,我想只是一個開端,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的腳步,不會停止,步子一定會邁得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