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聚焦:數倍于國標的電池安全測試,捷途大圣i-DM插混車型安全品質如何?

  • 發表于: 2023-01-08 14:25:21 來源:愛卡汽車網

新能源產品市場占有率逐漸增大,我們在網絡上經常看到關于“安全”的話題討論,其中電池安全大家的關注度最高。國家應急管理部曾公開過一組數據,2022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火災數據共640 起,相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2%,平均每天就超過7起。電池安全確實是新能源產品繞不開的話題。

從測試角度來說,在國內有國標,也有些廠家會選擇更嚴苛的測試。近日,捷途汽車在中汽中心實驗室對旗下PHEV車型捷途大圣i-DM的電池包進行了浸水、跌落、擠壓和火燒四項測試。

值得一提的是,行業內電池安全測試通常只測電池包,而本次捷途大圣i-DM是國內首次放電狀態測電池安全,將電池包與整車連線,在車輛啟動狀態下進行測試,此時電池包處于放電狀態,電池更為敏感,測試條件更為嚴苛,也更貼近實際用車場景。


(資料圖)

試驗先將整車進行浸泡,然后測試人員模擬車輛遇到暴雨或者積水時的極端情況,在日常用車場景中,遭遇暴雨戶外停放一夜,也很少超過12小時。本次試驗則直接超級加倍,將捷途大圣i-DM浸入水中,使水位浸沒電池包整整24小時。(國家標準為浸泡30分鐘)

這段時間內,電池包沒有發生短路熱失控,啟動車輛進行行駛測試,捷途大圣i-DM依然可以正常工作。除此之外,測試人員還測量了電池包的絕緣電阻值,該數據可以有效衡量車輛是否存在漏電情況,測試結果為120兆歐,捷途大圣i-DM電池包的最大工作電壓為413伏,換算下來是29萬歐/伏,遠遠大于國標要求的500歐/伏,證明車輛電氣設備及線路安全,在暴雨天氣行駛也完全不用擔心。

再來看看電池跌落試驗有多“卷”?捷途大圣i-DM的電池包從10米高度自由落體,相當于以50km/h的速度直擊地面,其難度為國家1米標準的10倍!

該試驗其實是為了模擬車輛在快速行駛時底盤托底受到猛烈撞擊,觀察整個過程,不難發現電池整包結構并無重大損傷,未發生電解液泄漏、起火甚至爆炸等情況,說明電池表征受到強力沖擊下安全性能依然穩固,這種安全水準在行業內也是遙遙領先的。

接下來的電池擠壓試驗著重考察了電池系統在車輛發生碰撞擠壓下的安全性能。據了解,本次試驗的擠壓力達到驚人的200kN,是國家標準100kN的兩倍。大家可能對這個數值沒什么概念,200kN等同于20噸重物的重力,就好比電池受到2輛滿載渣土車的沖擊。而本次擠壓的是電池包的“Y”方向,即車身側面,模擬的是車輛在受到側面嚴重碰撞時,電池包的安全性能。經受超強擠壓,捷途大圣i-DM電池包表面僅有輕微變形,但并未出現冒煙起火等情況,說明電池包外殼防護性能良好,能夠抵御強力物理侵入,這與捷途汽車系統安全設計、嚴苛的生產工藝和質量控制是息息相關的。

壓軸電池火燒實驗就更激烈了。電池火燒的國家標準是間接燃燒60秒,直接燃燒70秒。為了真實模擬車輛燃油泄漏、汽車底部燃燒時的熱負荷情況,也為了將新能源車型的安全極限一探到底,本次使用1100°C的超高溫烈火焚身,讓電池包全程直接燃燒230秒之多!這不僅僅是比國標多了100秒,而且全程直接燃燒也比國標更為嚴苛。

盡管如此,捷途大圣i-DM的電池包也并未出現熱失控情況。這得益于其強大的熱阻隔效果,避免了更多熱量傳遞到電芯。同時,捷途大圣i-DM的電池包能夠在高溫時快速泄壓,也進一步延長了發生熱失控的時間。

在電池連線、車輛啟動的狀態下,捷途大圣i-DM不負眾望,仍未觸及電池安全的極限。

捷途大圣i-DM基于昆侖智混平臺打造而來,從電池的結構包裝到智能溫控熱管理系統都各司其職。

捷途大圣i-DM共推出“閃電01”和“閃電02”兩款車型,關于這款產品,它的外觀設計很有個性,采用全新“徽城翹楚”設計語言打造。前進氣格柵的設計靈感來自徽派建筑馬頭墻,橫向飾條錯落排列突出了立體感。分體式大燈的前大燈與中網連在一起。

車身側面,前后輪眉上方位置應用了黑色護板,營造更加強烈的運動感。車窗的設計很有意思,在C柱后,車窗線向上揚起收于D柱。此外,大圣配備有隱藏式門把手和20英寸輪轂。

大圣i-DM插電式混動車型搭載1.5T+3DHT系統,綜合最大功率326馬力,峰值扭矩545牛·米,純電動續航里程為100km。i-DM其實本質是奇瑞的鯤鵬e+技術,今年我們也進行了鯤鵬e+的技術測試,這套動力系統可靠性如何,稍后為大家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