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電動車一到冬季續航就“拉胯”?
針對此種疑問,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科普一下。
【資料圖】
這主要還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用于“裝電”的電池電化學特性所致,一旦進入冬季低溫環境,尤其是極寒狀態下,鋰電池中鋰離子擴散阻抗大幅增加,導致電池容積減少,即有效SOC減少,續航自然縮水。
第二個方面的原因,則是純電動車型缺少了燃油車利用發動機余熱的便利,低溫環境下只能消耗電能制熱,且傳統用于制熱的PTC發熱功率大,電能消耗快,就導致續航衰減更加嚴重。因此一到冬天,就成了純電動車的“吐槽季”。
不過,因為技術、理念、設計與成本等不同因素,面對冬季駕乘體驗衰減的情況,其實不同電動車的表現還是區別很大的。比如續航表現,有的車是膝蓋斬,又的卻是胸口斬;在空調制熱表現上,有的車內半小時都難以有效升溫,有的15分鐘就已經能讓車主感受海南島一般的溫暖。
而在近日剛剛公布成績的懂車帝與汽車之家冬測上,我們就關注到了這么一臺表現優異的車型——歐拉閃電貓(參數|詢價),其空調制熱效果表現第一,并且還以城市低溫環境實測純電續航達成率75.9%和極寒環境實測純電續航達成率TOP3的表現,實力領跑一眾選手。
那么,歐拉閃電貓是如何做到如此優異成績的呢?
技術優勢+不計成本,冬季空調制熱No.1實至名歸
根據懂車帝冬測數據,歐拉閃電貓在-15°C的低溫極寒背景下,空調系統制熱15分鐘后,車內便升溫至23.9°C,最接近于人體舒適溫度,在測試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與參與測試的“大部隊”車型普遍空調制熱15分鐘只能達到15-17°C左右的水準對比,歐拉閃電貓制熱舒適性優勢明顯。
取得這一成績的核心原因,我們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因素,一是技術,二是成本。
首先是技術層面,在開篇我們有說過,電動車型因為先天沒有了“內燃機”這個有效熱源,所以要產熱,就必然需要從“自主制熱”入手,但用于發熱的PTC普遍功率較大,常見的一般都有6-9千瓦的功率,而十幾千瓦“更大功率”的PTC,其實也不罕見,它們制熱一小時的電耗,足夠不少車型跑一百公里。
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于是便有了熱泵技術,利用類似于空調壓縮機的原理來“搬運熱量”,能有效降低能耗,比如將車外的熱量“搬”進車內,這就是熱泵的基礎操作。如果是一臺高度源于電氣化平臺的車型,甚至還可以統籌更多熱源,比如利用電機余熱、剎車余熱來給座艙升溫,都是可行的,這極大程度上降低了冬季采暖能耗,比非熱泵車型能耗降低50%。
源于檸檬平臺純電架構打造,歐拉閃電貓搭載了高效集成式熱管理系統,其采用的間接式熱泵不同于傳統空氣源式,而是通過冷卻液間接換熱,升溫速度比傳統的熱泵空調更快,5分鐘內座艙溫度即可從0°C持續升溫至20°C以上,快速制熱從而為用戶帶來更溫暖的駕乘環境。與此同時,間接式熱泵的使用讓高壓PTC不必進入座艙,避免了漏電、出風干熱的情況,既提升了整車安全性,也保證了駕乘的舒適性,同時更利于整車熱管理的整合,有效降低整個系統的制熱能耗,更舒適的同時更高效。
顯然,熱泵空調技術更多的效果還是為了“減少能耗”,而在參與測試的車型中,除了搭載熱泵系統的歐拉閃電貓外,其它搭載此系統的車型,為何制熱效果不及它呢?
這就要說第二個點“成本”。熱泵雖然對降低功耗很有幫助,但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不適合極寒環境,因為它的工作原理是“搬運”熱量,這就導致如果環境中“可用于搬運”的熱量本來就不多,那么其制熱效果就會差強人意。
有些車企,考慮到絕大部分用戶不會處于極端環境,因此在車輛搭載熱泵系統之后,就不再安排PTC熱棒了。但以“用戶為中心”的歐拉顯然不同意,即使在熱泵之外再加上PTC的硬件與軟件匹配成本會更高,但為了使用戶冬季用車體驗更好,歐拉閃電貓還是堅持在有熱泵的同時加上了PTC,雙管齊下,再加上整套高效集成式熱管理系統的協調努力,這才有了更好的制熱效果。
當然,從技術角度來說,又加入PTC,也并不意味著“熱泵技術降低功耗”的努力會付之東流,因為PTC發熱的功率,還是小于競品極寒模式下用驅動電機堵轉發熱來供給熱泵的方案。搭載了間接式熱泵空調&PTC雙重采暖,歐拉閃電貓首先使用PTC對車輛進行輔助加熱,待車輛運轉后再依靠電機、電池包等產熱部件,繼而熱泵空調正常高效的為車內供熱。不同工況下不同采暖方式的使用,確保了空調運轉在最佳效率區間,既提升了采暖速度,又降低了能耗,因此,歐拉閃電貓整車綜合能耗更低,對極寒環境下的續航會更有幫助。
至于這種對續航的幫助會有多少,我們接著往下看。
技術優勢+造型優勢,續航表現名列前茅
根據懂車帝冬測數據,在零下15°C左右的極寒環境中,歐拉閃電貓續航達成率超過了特斯拉Model 3(參數|詢價)、奔馳EQE等一眾國際車型。而在汽車之家組織的另一場冬測中,歐拉閃電貓也以75.9%的數據,拿下了城市低溫環境實測達成率TOP3的成績,并且在極寒環境實測純電續航達成率中也同樣取得了TOP3的優異成績。
熱泵+PTC的空調系統肯定有一份功勞,但不全是。歐拉閃電貓能取得如此好的續航表現,我們認為也與其三電系統,以及和它低風阻的“超流線設計美學”息息相關。
首先是三電技術,而其中最核心的便是電池部分。歐拉閃電貓所搭載的“無憂電池”重點針對安全進行了特殊設計,其擁有83.49kWh的最高容量以及更大的能量密度,保證了歐拉閃電貓的電芯有著更好的性能表現,這是一切高續航成績的基礎。此外,在電機部分,歐拉閃電貓也采用了集成DC/DC、PDU和OBC的“3合1”電驅動系統,電控也是高度“3合1”的高壓電控,更高的技術集成度,不僅對于體積的小型化有幫助,也在提升功率密度,降低損耗方面有不小優勢,配上歐拉閃電貓容量優于同級的電池組,這才有了其CLTC工況最長705公里續航里程的優異表現,且在冬季實測中也取得了不凡的成績。
至于“外觀造型”對于續航的影響,我覺得可以借用航空領域大家較為熟知的一句話“實力強勁的產品往往都是流線且好看的”。而歐拉閃電貓正是如此,“超流線設計美學”是官方賦予歐拉閃電貓設計的正式名稱,類似于水滴狀的車身側面輪廓,再加上低矮的轎跑身姿,甚至還有減少風阻的隱藏式門把手和可升降的電動尾翼,歐拉閃電貓身上一切可視元素,都展現出其為整車空氣動力學優化所付出的努力。數據可以說明一切,其低至0.22Cd的超低風阻系數,在整個行業內都是非常一流的水準,這也賦予了其最低百公里電耗僅13.2千瓦時的成績。
可以說,超流線設計美學,不僅顏值高,同級杰出的風阻系數表現,也為其實際的續航與能耗作出了貢獻,可謂是好的設計,面面俱到。
蜀錦暢言:空調制熱第一,續航達成率TOP3,兩場冬測,其成績足以展示歐拉閃電貓在細分市場中的絕對優勢位置。歐拉閃電貓此項市場表現,“以人為本”的造車理念是基礎,與此同時,其背后更是少不了長城集團制造品控、技術賦能等強后臺的支撐,得益于此,歐拉閃電貓才足夠以全面的產品實力領跑新能源市場。
更重要的是,在整個新能源市場飛速發展的當下,擁有先進技術、安全性與駕乘舒適性的歐拉閃電貓,以18.98萬-26.98萬元的誠意價格,體現出了其更高的產品價值。因此,無論是在價格還是在產品實力上,能夠全面滿足消費者純電動出行需求的歐拉閃電貓,必然能夠在20萬級純電動車型市場中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