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威馬汽車科技(四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馬四川公司)發生多項工商變更,其中股東行列新增綿陽安州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投集團),安投集團持股67.31%,成為威馬四川公司控股股東,威馬集團持股比例降至32.69%。同時,法定代表人由SHEN HUI變更為何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安投集團是綿陽市地方國企和四川省財政廳共同持股的企業,這也表明威馬四川公司已被地方國企收購。
若按照綿陽市與威馬汽車之間的合作歷程,這也可以看做是國資出手來為威馬解困。
威馬汽車與綿陽的合作始于2019年3月,威馬汽車與綿陽政府簽署項目,宣布將成立自動駕駛示范產業園,并將自動駕駛技術中心建在綿陽,以加快自動駕駛研發。同時正式發布Living Pilot智行輔助系統。
作為綿陽市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之一,威馬自動駕駛示范產業園計劃總投資202億元,建設年產3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項目,將具有包括新能源汽車設計、試制、試驗的能力,致力打造國內領先的試驗試制中心,為制造更出色的產品研發測試提供有力支持。
看起來威馬是要將綿陽作為重要基地來建設,不過威馬已經在湖北黃岡和浙江溫州有整車生產基地,合計產能有10萬輛,參考威馬目前的銷量,已有產能完全能夠滿足。短期內沒有在綿陽布局一個整車基地的必要。
根據四川省統計局公布的投資項目進展,綿陽市安州區威馬汽車科技(四川)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項目在2021年1月份開工,該項目規劃用地1050畝,規劃投資30億元,將建成年產15萬套車身零部件生產車間,項目預計于2023年1月份竣工。
據此來看,威馬的這一重要項目已經是即將竣工投產的狀態了,此時卻把公司控制權賣給了當地的國企,后續雙方的合作也將變得撲朔迷離。
成立于2019年的威馬曾有過短暫的輝煌時刻,2019年,威馬的銷量位于行業第二,幾乎與蔚來汽車齊名。
到了今年1-11月,威馬汽車的累計銷量僅有3.2萬輛左右,頭部的新勢力銷量已經奔著10萬去了,威馬已經徹底掉隊。
2022年6月威馬在港股遞交的招股書披露,截至2021年末,威馬的流動負債總額已經達94.77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只有41.56億元。今年4月,威馬再次向銀行借入兩筆貸款,本金總額10億元,用作營運資金。
招股書顯示,自2019年以來,威馬分別錄得經調整后虧損40.44億元、42.25億元以及53.63億元,三年累計虧損136.32億元。
截至去年年底,威馬共有621家合作伙伴門店。而據第三方機構統計,截至2022年10月,威馬已經僅剩465家門店。這也意味著近一年時間中,威馬的經銷商退網數便接近四分之一。這其中還不包括一部分門店掛著威馬的標牌實則已經轉為其他品牌經銷商的店面。
剛剛過去的11月,威馬又被曝出正在執行整體降薪計劃。一封內部信稱,為應對資金壓力,威馬將通過一系列財務措施降低運營成本,其中包含扣發年終獎,全員降薪30-50%等條目。
可以說當下的威馬正在經歷生死之間的困難時刻,國資入場或許能解燃眉之急,但威馬仍然是前途未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