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都說合資車躺著掙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而在新能源時代崛起的特斯拉如今似乎也賣不動了。
曾經從來不缺訂單的特斯拉如今全球訂單卻在迅速減少,最近一次更是降至20萬輛以下。截至2022年11月30 日,估計訂單積壓約為19萬輛。與10月底的28.5萬輛相比,環比下降約33%。要知道在今年9月底和10月時特斯拉的訂單還有接近30萬輛,8月底接近40萬輛,3月至7月接近50萬輛。
而中國作為特斯拉全球銷量最火爆的市場,現積壓訂單也在持續減少。7-9月積壓訂單分別為18萬輛、8.6萬輛、1.6萬輛,10月僅為1.08萬輛,還趕不上上海超級工廠一周的產能。不可否認,特斯拉的市場需求開始逐漸顯露疲態,曾經銷量供不應求的日子也不復存在。特斯拉之所以在短短幾個月時間里訂單迅速減少,主要是因為供需平衡發生變化。隨著十月份工廠生產線的調整升級,讓特斯拉產能迅速提高,不僅是美國加州和中國上海超級工廠,在德國德克薩斯州的新工廠的產能也得到了釋放。截止今年前三個季度特斯拉的產量為93萬輛,而銷量才91.25萬輛,顯然產量已經超過銷量,使得特斯拉的供需關系發生了反轉。此前特斯拉還定下150萬的年銷量目標,可按前三季度的交付量來看,僅完成年度目標的60%左右。換句話說,特斯拉已經不可能完成今年的銷量目標了。除了產能的提升,市場需求逐漸下降也是特斯拉銷量減少的另一個原因。自特斯拉創立以來,憑借著突出的科技與智能化,成功的改變汽車的屬性,讓消費者對車輛的認知從實用的工具車拓展到了移動的“大玩具”,再加上Model 3(參數|詢價)與Model Y(參數|詢價)超前的設計和難以超越性能表現,一躍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炙手可熱的爆款車型。要知道前兩年Model 3與Model Y還一直處于一車難求的熱銷場景,可特斯拉的存在也帶動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發展,競爭相當激烈。當市面上新純電動產品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出來的時候,特斯拉卻停滯不前,遲遲沒有換代的Model 3與Model Y產品力層面遙遙領先優勢在被不斷削弱,和其他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差距也在不斷縮小;特斯拉的市場熱度自然也慢慢降了下來。或許那個“非Model 3與Model Y不選”的時代早已過去,而如今的特斯拉為博銷量,不惜頻頻降價。當今年其他新能源汽車品牌價格普漲的時候,特斯拉率先打響了降價的頭一槍10月份特斯拉官宣中國市場的Model 3和Model Y全系降價,降價后Model 3補貼后26.59萬元起,全系降幅在1.4萬-1.8萬元之間;Model Y補貼后售28.89萬元,全系降幅在2萬-3.7萬元之間,這也讓Model Y今年的售價重回30萬元以內。而不到一周的時間,特斯拉上線又推出“保險補貼”活動,說是優惠福利,實則就是“變相降價”。凡在11月8日-11月30日期間購買現車及合作保險機構車險組合并按期完成提車,尾款可減8000元;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12 月特斯拉再次推出了補貼,表示在 12 月 31 日之前,購買現車并完成交付,可再享受 6000 元補貼,該補貼是在此前保險補貼的基礎之上的。接連幾番的降價動作,都是特斯拉為拉動銷量做出的“犧牲”,可就目前來看,特斯拉的降價策略帶來的效果并不顯著,新增訂單的數量遠遠不及預期,所以不排除后續特斯拉或將繼續加碼降價。不管是產能的提升還是市場的需求下降,如今特斯拉的“光環”正在一點點褪去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即便是降價也無法緩解銷量下滑帶來的危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