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一向低調的比亞迪,最近開了一個惹人關注的線上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沒有發布任何新產品,也沒有發布任何新技術,僅僅只是說了一件事,那就是比亞迪即將往歐洲市場投放三款車型。
【資料圖】
在9月28日的發布會上,元PLUS、漢、唐三款車型在歐洲的官方預售價被公布。據悉,元PLUS德國預售價格為3.8萬歐元,漢和唐德國預售價格為7.2萬歐元。而且,這三款車型也將于10月在法國巴黎車展亮相上市,并開啟歐洲多國交付,包括挪威、丹麥、瑞典、荷蘭、比利時、德國等國家。今年年底前,比亞迪還有望打開法國和英國市場,在歐洲主要國家都實現上市。
向海外要銷量
今年的比亞迪,可謂是風光無限,今年6月份,比亞迪的總市值一度突破萬億元大關,成為世界汽車市場當中又一個市值突破萬億元的車企。和它市值高漲相對應的,是比亞迪今年水漲船高的銷量。8月份,比亞迪乘用車總銷量為17.4萬輛,1-8月的總銷量高達98.4萬輛,按照業內分析師的預估,今年比亞迪有望摸到年銷量150萬輛的門檻,無論是月銷量還是年銷量,都在刷新比亞迪的銷量紀錄。
由于比亞迪已經停產了純燃油車型,假如說,比亞迪今年能夠達到150萬的銷量,對于今年國內僅600萬輛左右(2021年為33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來說,市占率已經能夠占到四分之一左右了。在這種情況下,比亞迪的銷量增長空間恐怕會相當有限。對比7月和8月的環比增速,也能夠清晰地看到這一點,7月份,比亞迪環比增長21%,8月份,比亞迪環比增長為7%,超過兩位數的高速增長終究是難以為繼的。
因此,比亞迪在這個時候大舉進軍歐洲市場,恰恰說明了比亞迪對于未來銷量增長的考慮,那就是在保持現有國內市占率的同時,通過開拓海外市場,來繼續實現銷量的增長。
歐洲市場是首選
那么,為什么比亞迪會選擇大舉進軍歐洲市場呢?這里面有兩個考慮,一個是歐洲市場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接受程度較高,當地政府還有較多的補貼政策,而且當地雖然有BBA等傳統汽車豪強,但是它們也是剛剛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在技術上對比比亞迪并不占任何優勢。
另外,比亞迪在歐洲市場也有著長達二十多年的市場積累。早在1998年,比亞迪就在荷蘭設立了第一家海外分公司,憑并且得到當地市場的認可,業務拓展到各領域,運營足跡遍及歐洲20多個國家、100多個城市。
借助于自己在歐洲市場的深厚積累,在國內其他汽車企業還在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地攻略的時候,比亞迪已經能夠在英國、德國、法國等主要歐洲國家大展拳腳。這是比亞迪的最大底氣之一。
而且,選擇元PLUS、漢、唐三款車進入歐洲市場,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元PLUS此前已經進入了日本市場,將其順勢引進至歐洲,并不會讓人感覺到意外。而漢、唐作為比亞迪的旗艦產品,搭載了比亞迪刀片電池、電機、電控系統等核心先進技術,就算是面對世界上同價位的任何一款新能源汽車,都能夠做到戰而勝之。
當然,比亞迪進軍歐洲市場想必也不會是一帆風順,本土化始終是其繞不過去的一個大問題。好在比亞迪也考慮到這一點,此次在歐洲上市的元PLUS將會被命名為ATTO3,這也是比亞迪在本土化方面作出的一些嘗試。未來,比亞迪會大力建設銷售、售后網絡和服務體系,并導入符合歐洲審美的車輛設計,甚至會實現海外研發和生產。
中國自主品牌車企大出海的時代即將來臨,而比亞迪正是吹響這一號角的先鋒。我們希望看到,比亞迪的車型能夠源源不斷推向歐洲市場,為歐洲人民帶來更多更好的新能源汽車產品。這個過程可能會很艱苦,也可能會很漫長。但是,比亞迪能等得起,也能夠用它的全球化經驗,來為國內的汽車企業出海打造一個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