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提到一輛新車,就降價2萬元,還突然遭遇停產,你說這擱誰心里會舒服?
最近,有不少理想車主稱,此前訂購車輛(理想ONE(參數|詢價))時未提及該車輛的升級換代、停產以及將降價等信息,銷售還承諾這是全國統一價格,不存在降價情況。但轉眼新車(理想L8)升級換代引發理想ONE價格“大降”,車主質疑理想汽車存在欺騙消費者行為。
(相關資料圖)
要知道,即便理想ONE銷量出現明顯下滑,8月仍然售出了4000余輛,這些剛剛提車的車主一定對“停產”是不滿的。然而,理想汽車引發眾怒還有更深層的原因,到底問題出在哪兒?
不得不說,理想汽車在一眾造車隊伍中,是一個神奇的存在。無他,就憑一款車“打天下”。
說價格吧,作為一臺售價30萬元的中大型SUV,它并不便宜;說品牌力吧,作為一個新品牌,它顯然沒有豐田大眾的號召力,但每個月仍然能穩定在1萬多臺的銷量,非常有實力。要知道,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理想ONE早就不是一款新車了,但仍然能在新能源市場站住榜單前三,實屬不易。
正所謂,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理想ONE終究也要走下神壇。
根據最新的“蔚小理”8月銷量成績單,蔚來單月銷量漲幅超八成,交付量達到10677輛;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位居其后,交付量分別為9578輛和4571輛。和7月紛紛破萬的銷售成績相比,三大品牌均有著不同程度的下滑。
一方面,降價是因市場的疲軟,理想感到了壓力。從初期的優惠7000元,再追加到2萬元、2.5萬元,理想ONE一步一步“撤退”。
另一方面,理想ONE必須給新車讓路,因為理想汽車的產能已經明顯跟不上。
理想汽車有江蘇常州和北京兩個生產基地,其中常州工廠年規劃產能是10萬輛,正在進行二期產能擴建;北京工廠也在升級改建中,預計2023年投產。
理想汽車今年1—8月交付量約7.5萬輛,以理想汽車10萬輛的現有年產能計算,其產能利用率早已超出了此前的設計。
眼見理想ONE“救市”無望,理想汽車干脆壯士斷臂,選擇了停產。
目前,蔚來ES7(參數|詢價)、小鵬G9等新車推出,攻入理想ONE所在的中大型SUV市場腹地,而理想ONE也在智能化上失去了先發優勢,只有通過快速迭代更強的產品,給消費市場多一些選擇,才能穩住市場格局。
從三年只賣一款,到一年內連上兩款。無論是在外部壓力之下,還是內部發展所需,理想汽車都不得不加快產品的推新節奏。今年,理想汽車開始“多頭狙擊”。2022年6月,理想L9(參數|詢價)正式發布,理想汽車CEO李想曾放話稱,“理想L9是500萬元內最好的家用旗艦SUV,駕駛性能和乘坐舒適性不怕與庫里南(參數|詢價)比。”
8月30日,理想汽車官方宣布,正式開啟理想L9用戶交付,同時,全國首家全新理想汽車空間設計2.0的交付中心正式開業。
不過,理想L9的發布早在大家意料之中,問題卻出在“石破天驚”的L8上。
一直以來,理想汽車對L8“秘而不宣”。數月前,有傳聞稱,理想汽車即將推出L8,該車型是理想ONE的“平替版”,但理想汽車一直未予以回應。甚至有車主稱,在下單前和銷售方面還進行了確認,得到的回應是理想ONE“不降價”“不停產”。
2022年8月1日,理想ONE剛剛在理想汽車常州基地迎來第20萬輛下線,9月1日,理想汽車就突然宣布理想ONE將停產。
突如其來的停產降價風波令不少已經提車的理想ONE車主無法接受,消息發布后,不少車主發起了“集體維權”,指責理想汽車涉嫌欺騙消費者。
理想汽車回應,“理想汽車將在2022年11月發布理想L8,并在當月開始交付。理想L8是理想ONE的換代產品,后續會以理想L8銷售為主,理想ONE會逐步退出生產線?!?/p>
理想汽車對之前的傳聞予以確認,但這是在車主維權之后,且對已購車主未有絲毫“安撫”的意思。
其實,沒有一款車是不停產的。從理想汽車的角度看,一款新車再怎么熱,終究是有新舊更替的,合情合理;但對于理想的車主而言,這就是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并明確表示“被割韭菜很不舒服”。歸根究底,引起眾怒的原因還是產品推出節奏上出現問題。
“一款車型打天下”就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理想可以集中精力打磨一款車,令其成為細分市場的精品;另一方面,因為缺少銜接車型,一旦面臨產品更替,就會因銜接不當引起眾怒。
其實,可以參照一下傳統車企的常規做法:一般新品上市前4—8個月會宣布產品迭代消息,隨之而來會發布一些新品信息,展示產品升級亮點并引導消費者等待新車。同時,全面開啟清庫存行動,對市面上的老款車型進行降價促銷。不少車主在對比新舊車型后,可選擇是等待新款或“撿漏”舊款。
理想ONE的這一波產品換代的確來得太突兀,直接從一款車切換到另一款車上。對于理想汽車而言,銷量壓力之下,容不得慢慢切換,他們希望直接將理想ONE的銷量轉移到理想L9和理想L8兩款車上。由于前期宣傳和準備工作不充分,這樣的產品換代,消費市場表達出強烈不滿。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容不得理想汽車慢慢等。理想汽車在第二季度財報中交出了“最差成績單”,亟須推出新品來加大銷量上升空間。而在新能源汽車的新一輪銷量角逐中,曾經的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蔚小理”頭頂上的光環已不再,月銷量開始出現下滑。8月,理想交付新車4571輛,環比下降56.1%,銷量近乎腰斬。反而,傳統車企在新一輪產品轉型中表現出足夠的韌性,比亞迪、奇瑞、吉利等主流車企的新能源產品漲勢喜人。同時,傳統車企孵化出的新能源品牌,如埃安、深藍、極氪、阿維塔、智己、嵐圖等,因為改變經營理念,在體制機制的變革和創新中令新品牌迸發出新活力。這些都對“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帶來較大壓力。
新舊勢力加速競逐的背后是,時不我待、瞬息變化的產業與市場,在這個新興市場沒有永遠的冠軍,只有不斷地奮進才能確保自身不被淘汰。
新能源汽車發展速度已經遠超預期。乘聯會已將全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預測的550萬輛上調至600萬輛,而新能源車的滲透率也達到22%左右。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未來的新能源產品既不會缺少關注度,也不會缺少新產品。在越來越“擁擠”的新能源賽道將迎來新一輪“淘汰賽”。
理想汽車在新舊產品切換暴露出的問題,折射出造車新勢力的致命缺點:產品規劃與生產節奏不協調。在用戶權益維護、品牌形象和營收增長之間,如何保持平衡、形成長期穩定的產品發展戰略,新勢力們還需要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