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8年恒大用67億港元接盤FF,到2019年恒大用超過60億收購瑞典車企國能51%的股權、以21.6億元入股科尼賽克、以10.6億元收購了電池廠商卡耐新能源58%的股權,再到2020年恒馳汽車品牌一次發布6款新車,再加上期間相繼傳出的恒大“1600億在南沙建設基地”、“1200億元在沈陽建立研發基地”,合計投資2800億元的流言,恒大造車這條路上,寫滿了“財大氣粗”四個字。
那幾年,恒大造車雖然一度被人當成了“人傻錢多”的例子,但在極度燒錢的造車路上,財大氣粗的恒大卻也總能得到媒體的看好,畢竟那時候,恒大賬面上趴著的現金高達3000億,有這種資金體量,造車不過就是“小事一樁”。
造車有多燒錢?這個沒什么具體的數字,但參考造車新勢力的頭部企業,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說過的話:“造車,沒有200個億是不可能的事。”此外,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也說:“以前看別人做車覺得100億太夸張,現在自己跳進來才知道200億都不夠花。”
(資料圖片)
不就是200億嘛,很多嗎?對于彼時財大氣粗的許老板來說,200億可能真不算什么。
但是!從去年開始暴雷的恒大,2萬億債務問題被曝光,讓恒大造車這條路,呈現了虛無縹緲的局面。
冷知識:據說如果欠下2萬億的話,那么每天光是還利息就接近3個億。
在去年恒大地產項目暴雷的時候,許老板也曾指望過恒大汽車救急一下,在2021年10月,恒大汽車喊出口號:“大干三個月,天津工廠恒馳首車下線。” 為此,恒大汽車專門對天津工廠產線進行改造,并從其它工廠抽調設備和人員前來支援,力保恒馳5(參數|詢價)能夠順利下線。最終在2022年1月12日,恒大官宣恒馳5首車正式下線。
而下線之后,在2022年3月22日,許老板又喊出:“大干三個月實現恒馳5量產”的口號。
恒馳5
在極具施工企業特色的“大干”口號下,恒馳5最終在今年7月6號宣布預售,預售價為17.9萬元,同時在預售發布會現場說出了那句:“30萬以內最好的純電SUV”。
市場似乎對這輛30萬以內最好的純電SUV充滿了信心?因為在半個月后的720恒馳節,恒馳汽車表示:截止7月20日18時23分,恒馳5訂單已達37180臺。
37180個訂單,這個數字是真是假怕是只有天知道了。而很有意思的是,恒大公布這個訂單成績沒多久后,就有消息曝光恒大內部下發了恒馳5銷售的考核任務,不僅恒大物業的小區管家要協助業主完成下載注冊恒馳APP的任務,銷售指標更是直接由恒大員工攤派,據說恒大基層員工每人2個指標、副經理以上有4個指標。在這種考核要求下,有不少恒大員工選擇自己交上1000元定金了事…
37180輛訂單也許是真的,但最終有多少能轉化為最終訂單,可就值得打個問號了…畢竟,小編我遨游互聯網多日,真沒見到幾個消費者相信恒大汽車。
此外,這個訂單數字即便是真的,恒馳5也未必能保證順利交車,8月17號,有媒體曝光恒大汽車或將被另一家汽車公司并購,且這次并購的牽頭方或為地方政府。
根據爆料,目前恒大汽車僅有天津工廠具備生產資質,正在預售的恒馳5車型便是在此地生產。上周購買恒大理財、房地產以及恒馳供應商相關人員進入恒馳天津工廠總裝車間維權,導致生產停工,而因為備料不足,天津工廠也將于今日停工,距離恒馳5首車下線已經過去半年多,但天津工廠只生產約200輛恒馳汽車。此外,該媒體表示,目前所有的供應商都不愿意跟恒大合作,除非恒大先交全款。
針對這一傳言,恒馳汽車總裁劉永灼表示:“公司一直在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截至目前,既有地方政府也有多家實力企業對恒馳汽車表達了投資意向,不存在被并購一事。此外天津工廠停工是謠言,目前天津工廠生產正常,恒馳5量產正有條不紊推進中,我們超過1800名員工正在天津工廠一線奮戰,確保9月量產、10月開始交付。”
總裁的回應反正在這里,信不信就由你了。要照我說的話,一家企業在經營困難、甚至出現危機的時候,掌門人說的一切話可信度都要打個折扣。
恒大曾指望“未來10年內實現房地產向新能源汽車的產業轉型,形成新能源汽車為主、房地產為輔”的產業規劃,可是說起來簡單,當房地產業務的一攤子爛事還沒解決好,企業又怎么輕身上路,順利轉型呢?
恒大汽車是否將被并購,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但對恒大汽車來說,能夠繼續折騰的空間似乎并不多,相比資金問題,更嚴重的是恒大信譽破產后的一系列危機,包括供應鏈危機和消費者信任危機。說實話,哪怕今天恒馳汽車所有的負面新聞最終能解釋過關、恒馳5也能順利交車,那你是否就是愿意選擇購買恒馳5了?一個搖搖欲墜的母公司,已經能夠讓大部分消費者打退堂鼓了。
恒馳汽車、乃至甚至恒大集團所面臨的信任危機,就和他們目前面臨的財務危機一樣困難、一樣難解。產品的部分,就算價格貴一點、配置差一點都不是大問題,中國市場之大,總有欣賞的人,但如果企業總給消費者一種不靠譜的形象,總給人一種瀕臨倒閉的感覺,這才是真正的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