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資料圖)
疫情結束的第一個A級車展,一切似乎恢復到三年前那樣,但一切又大不相同了。
首個媒體日共計接待12000余名中外記者競相采訪報道,兩天媒體日共舉辦151場新聞發布會,那些遠隔重洋的信息與面孔終于闖過大洋關卡,我們看到了一個國際化都市本該有的模樣。
上海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擁抱汽車行業新時代,但只有在這條產業鏈上的若干人等才知道,我們等來的這個「新」有多大不同。
我們提出頻次最多的問題是,你要如何擁抱「汽車行業新時代」?
有人的答案是智能化,有人認為能源才是未來,有人堅持駕駛的本質,有人用更新的技術手段抓住我們的眼球。
這一千個哈姆雷特,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如同數萬道繽紛的光,從異處來,卻通往同一處未來。
以下是東風乘用車公司營銷總部副總經理 洪偉偉的精彩訪談:
網上車市:請洪總給我們介紹以下,今年上海車展,東風風神的展臺亮點。
洪偉偉:這次我們主要是集團搭臺,東風乘用車來唱戲。我們發布會上,發布了東風乘用車的新能源戰略,叫e啟計劃。它涵蓋了1258,待會兒我會分開來闡述。
這個戰略代表了東風乘用車向新能源轉型的決心和底氣。這個決心和底氣不是孤立的。我想應該回溯到一周之前,江城武漢,東風公司在春季品牌戰略發布會上,以及東風公司的第七屆科技周上,發布了系列的新能源技術品牌。
這里出現了13次首發。從行業地位上來講,出現了4次行業第一。應該可以講,東風技術中心為東風乘用車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強大的武器庫。
e啟計劃的目標是到2025年,整個新能源車型銷量達到50萬輛,從2024年開始,我們所推出的車型要百分百的電動化。
“8”的意思是在接下來的三年當中,我們每年至少會發布兩款全新的車型,到2025年整好8款車型。
網上車市:那么對于三電這塊,東風風神有怎樣的布局?
洪偉偉:每家企業都會說在三電技術上做了哪些儲備,但是東風不一樣的點是什么?就是東風不光在三電領域能夠做到自主技術的全掌握,在核心資源上也做到了全掌握。東風作為央企,本身在戰略資源上有一些先天的優勢。大家會看到我們最近跟中國中車發布了戰略合作的內容。我們在整個IGBT,半導體層面上,和中國中車做了聯合研發,在今年年底,我們就會看到我們高性能碳化硅的半導體模塊正式下線。
現在全球處于貿易摩擦的環境,在這個風險之下,對于核心資源的掌握,對整個供應鏈安全的把控,是非常關鍵的。
除此之外,在整個電驅動領域里面,東風汽車,包括中國電子、中國信科這樣一些中字頭企業,其實在做緊密的戰略協同。
網上車市:請您介紹一下eπ的含義、eπ序列雙T logo的含義分別是什么?
洪偉偉:今天我聽旁邊的媒體朋友說,這個名字取得非常棒。其實這個名字不是我們取出來的,是在2018年的時候。東風希望為自己的首款電動概念車命名。我們開始做命名的共創。那時候,共創還不像現在這么火熱。當時我們是向這個客戶發出邀請,大家一起來取這個名字。最終定下了eπ這個名字。
eπ理解起來很容易,“e”在互聯網時代打開瀏覽器都能看到,它是我們探索未知的橋梁。另外“e”本身是一個最小的電子電量單元。“π”是一個無理數,小數點之后無窮無盡,還永不重復,代表著無窮無盡的奧秘。這代表著東風公司無窮無盡的探索精神。
eπ組合起來代表東風科技創新的集大成之作。相信eπ會給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體驗。
網上車市:我們今天也關注到eπ的概念車eπ2023,它采用的什么設計理念?
洪偉偉:這款概念車一揭幕的時候,非常驚艷,融合了很多創新的技術,首先大家看到的是它的設計理念,這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一個充分的挖掘。我們可以用8個字來概括:大道至簡、極而至美。設計團隊又凝練成9個字:簡,不凡;人,為本;衍,無限。這表達了我們對人需求本身的注重。
在用戶共創這塊,eπ有一些新的思考。其實發布會片尾部分,我們已經播放了在做測試的一個視頻。其實在整個技術部門驗證開發的同時,我們的用戶共創團隊也沒有閑著。我們走訪了5個城市,開了8場大的座談會,共200多人參加。我們實在基于對整個場景、客戶需求來定義汽車。
我們認為,我們的強項不在于提供更多的功能,而是在于用戶可與使用我們的功能。我們會發現,我們買回家的很多東西都是不用的。但是對于那些特別愿意用的,反而是值得我們去關注的。所以我們堅持從用戶需求出發來定義我們的產品,我們內部叫做用戶定義場景,場景定義產品,產品定義流程,流程定義組織,組織定義資源配置。
在用戶共創這塊,我們不限于名字的共創,還希望從概念車到量產車,從產品到品牌,從生活到精神層面做共創。
回過頭來,我還想介紹一下,1258后面這個2和5分別是什么。
2其實是根據1來的。我們基于對客戶需求的理解,做多場景出行方案,堅持了混動和純電兩條路線,雙線連接。
在混動路線上,我們由馬赫動力而來。馬赫動力這幾年已經成為了中國自主動力系統當中非常領先的一個存在,消費者反饋也很好。
混動時代的馬赫動力,我們做到了熱效率45.18。之前日系品牌熱效率達到40、42就值得發個新聞,今天我們自己成新聞了。
在混動領域,我們的變速箱也非常關鍵,這里面我們又做到了行業第一。
平臺也非常關鍵,我們的造車平臺是基于DSMA節能架構,一經推出就獲得了很高的評價。
剛才說的這些內容是利于混動路線。那么在純電路線上,我們有三項比較核心的技術。馬赫動力在純電時代,叫馬赫E。它又創造了一個行業第一,電機、電池體系都非常強大,能夠做到1200公里的續航,這是在增程的情況下啊。
充電方面,五分鐘我們能夠做到300公里的續航。
那么除開動力總成,同樣的問題是,車是從什么平臺架構造出來的。在科技周上,東風公司也發布了量子平臺架構。量子架構的1號平臺,誕生了嵐圖追光。eπ的產品會使用量子架構的2號平臺。整個量子架構有很多共通之處,比如設計方面的領先,空間的靈動,以及極致的安全,它得到了中美歐最高等級的安全認證。
整個馬赫E的電力系統可以做到百公里11度電的耗電量。我們經常說國外某品牌的續航只會堆電池,整個效率不夠。東風的解決方案是百公里11度電,這是行業內非常靠前的。
此外,量子架構的底盤控制能力非常強,在追光上可以看到4D智慧底盤。接下來,我們會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在對應的產品中投入最硬核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