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反彈、經濟減速、貨源減少、運費低迷以及重卡行業庫存壓力較大的因素影響下,國內7月份重卡銷量仍未實現止跌回升,同比下降41%,截至2022年7月份,重卡市場自去年5月份開始的銷量下滑已擴大至“15連降”,銷量再迎低潮。
在持續低迷的市場行情下,中國重汽成為7月份重卡市場唯一銷量破萬輛的企業,銷售1.05萬輛,月度份額達到23.22%,拿下2022年7月份銷量及市場占有率雙冠王。2022年1-7月中國重汽累計重卡銷量9.92萬輛,市場占有率23.31%,穩坐本年度重卡銷量頭把交椅,于逆勢中步履穩健,繼續領跑行業。
企業銷量和市場占有率“雙第一”,離不開產品力的持續提升,更是重卡的“智”造持續打造產品競爭力的結果。作為山東重工綠色智造產業城的首個項目,中國重汽“智能網聯(新能源)重卡項目”正是中國重汽重組改革4年來的典型代表。
8月29日,時值中國重汽重組改革創新發展四周年之際,《中國汽車報》記者走進了位于萊蕪區的中國重汽“智能網聯(新能源)重卡項目”。
打造商用車領域 “燈塔工廠”
中國重汽“智能網聯(新能源)重卡項目”,是中國重汽重組改革以來,堅持智能制造、科技創新的縮影,是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重卡生產基地,更是商用車領域標桿式的數字化“燈塔工廠”。
據介紹,該項目占地3106畝,建筑面積100萬平方米,總投資超150億元。項目根據產品高端、智造高端、配套高端和管理高端的思路要求,采用全球先進的智能制造生產線,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智能、綠色的重卡生產基地。項目從開工建設到首款產品成功下線僅用時280天,彰顯出新時代的“重汽速度”。
中國重汽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重汽“智能網聯(新能源)重卡項目”重卡生產線實現了全自動化生產,更有諸多首創技術,車架全自動縱梁加工生產線和焊裝生產線全自動化率達到100%;沖壓生產線在國內商用車首次采用伺服壓機+數控液壓墊;總裝生產線采用行業首創的無線非接觸式供電技術。
依靠全球先進的智能制造生產線,中國重汽智能網聯(新能源)重卡項目主要生產黃河X7系列、豪沃TH7系列、豪沃TX系列等重卡產品。其中黃河X7作為中國重汽全新一代高端物流牽引重卡,首次引入可以與乘用車媲美的整體線型設計,擁有<0.37超低風阻,帶來超低油耗及高效運載優勢,沖破高端重卡TCO極限邊界。黃河重卡作為世界級高端重卡的科技品質,更凸顯高端智能生產線的優勢。
向“打造世界一流的全系列商用車集團”邁進
誕生于1930年的中國重汽,走過了92年的風風雨雨。經歷了多次跌宕起伏的破產重整。2018年9月1日,譚旭光自擔任中國重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之后,便開啟了對中國重汽的戰略重組,開啟了中國國企改革“先整合后重組”的先河。
“用3年到5年時間,將中國重汽打造成為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全系列商用車集團。”在譚旭光戰略重組的這四年時間里,中國重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長期徘徊在重卡行業第三,強勢躍升到重卡行業銷量、市占率的“雙第一”,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
從中國制造的第一輛重型卡車黃河JN150開始,中國重汽經歷了從黃河到斯太爾,從豪沃到汕德卡,從逆向研發到正向開發,中國重汽走出的每一步,都在引領商用車行業前行。如今,黃河重卡已經重塑世界級重卡科技創新“新高度”。
未來,中國重汽“智能網聯重卡項目”將利用新能源、智能駕駛、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傳統整車產品向新能源、智能網聯綠色產品的轉型升級,加速向“打造世界一流的全系列商用車集團”愿景邁進。(姚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