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發改委發布《關于切實加強汽車產業投資項目監督管理和風險防控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中提到,近年來,部分地方對汽車產業投資項目“重招引、輕監管”,在履行項目監督管理責任上存在不到位現象。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出現了個別新能源汽車項目違規建設生產、少數地方政府違規為汽車產業投資項目提供優惠條件等情況。為此,江蘇省將加強汽車產業投資項目監督管理和風險防控。
一、高度關注產能利用水平下降風險
《通知》中提到,合理的產能利用率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2016-2020年,江蘇省汽車整車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8%、56.7%、52.4%、39.76%、33.03%,呈現出逐年下降且與全國行業平均水平差距逐年加大態勢,目前已嚴重偏離產能利用合理區間。
作為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之一的動力電池,目前江蘇省建成產能約150GWh,已超過2020年全國裝機量需求,但仍有一批在建、擬建動力電池項目,產能階段性過剩風險將進一步凸顯。隨著在建汽車整車產能的建成和市場競爭的加劇,未來“產能增加、產量下降”“兩頭擠壓”,全省汽車產能利用水平存在繼續下降風險。
二、切實認真落實項目監督管理責任
《通知》表示,近年來,部分地方對汽車產業投資項目“重招引、輕監管”,在履行項目監督管理責任上存在不到位現象。少數整車項目建設進度嚴重滯后,重慶長安南京分公司年產24萬輛純電動乘用車項目備案時間已超過兩年,目前仍未開工建設;南京拜騰工廠建成后停產,鹽城國新新能源汽車項目推進受阻;一些整車企業項目建成后,產能利用率持續多年偏低,北汽新能源常州、北汽(常州)、皋開汽車、九龍汽車、北汽藍谷麥格納、華梓車業等6家獨立法人企業連續兩年汽車產能利用率低于10%,東風汽車常州分公司、青年汽車江蘇分公司、大乘汽車金壇分公司等3家非獨立法人企業連續兩年汽車產能利用率低于2%;2016年以來新建的蘇州前途、淮安敏安、南通楓盛等獨立純電動汽車企業,建成后產能利用率均低于5%。
未來,江蘇省發改委將進一步強化對全省汽車產業投資項目的指導監督,嚴控新增整車產能,適時建立建設進度緩慢項目或產能利用率低企業的退出機制,對重大汽車零部件項目加強指導,防止和糾正地方違規備案。此外,各地要提高汽車產業投資項目準入條件,遵循市場公平競爭原則,堅持汽車產業投資項目企業自主決策、使用自有資金,嚴禁違規為汽車投資項目提供稅收、資金、土地等優惠條件,嚴防財政資金損失風險。各地要建立健全監督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加強汽車產業投資項目事中事后監管,堅決杜絕和糾正未批先建、邊批邊建、批小建大、批零部件建整車等違規行為,督促企業嚴格按照核準(備案)文件建設,并有效履行投資承諾和相關責任,確保項目如期建成達產。
三、注重加強市場風險研判防控
《通知》中還提到,各地要注重系統謀劃,圍繞以高質量供給適應引領創造新需求,通過分類施策,引導資源向優質企業集聚,淘汰落后產能,特別是要注重防止盲目布點和低水平重復建設,深入推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兼并重組,推動本地區汽車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此外,要加強產能利用監測預警,及時掌握本地區汽車整車產能變化和整車及相關主要汽車產品產量情況,定期分析產能利用水平并及時進行預警,引導社會資本理性投資、防范產能過剩風險。要突出防范重點,加大產能過剩企業監管力度,建立特別關注企業名單,重點關注產能利用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個百分點以上且閑置乘用車產能10萬輛以上或商用車產能2萬輛以上的企業,引導其從供給端和消費端共同發力,提高產能利用水平,或積極參與兼并重組。要加強協同聯動,各級發展改革部門建立健全與工信、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應急管理、金融等部門的協同監管和聯合執法機制,嚴防違規建設行為。(才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