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全球五大車展之一的東京車展也陷入頹勢。據記者了解,日前開幕的2019東京車展,近190家參展企業中95%以上是日本車企,大眾、PSA等知名車企缺席。
不僅是車企參展數量,相對保守的日本車企面對電動化和智能網聯化等沖擊,在市場與技術上都陷入發展瓶頸,這也讓今年的東京車展失色不少。
作為日本車企代表,豐田汽車在本屆東京車展上亮相了包括e-Palette(BEV)、豐田LQ概念車(BEV)、豐田MiraiConcept(FCEV)等多款電動化車型,試圖在電動化領域加速布局,而中國市場被豐田視為其電動化布局的關鍵。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將成為拉動世界汽車行業增長的重要引擎,我們也想在新能源汽車等方面與中國企業加深合作。”2019東京車展期間,豐田公司總裁豐田章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
但是在技術路線的選擇上,豐田也是分裂的。豐田汽車副社長寺師茂樹甚至認為,純電的卡羅拉在日本不會有人購買。難道豐田表現出來的激進電動化策略,只為了中國市場,或者只為了補貼的市場?
堅守混動到allin新能源
事實上,對于電動化車型的路線選擇,豐田一直心存疑慮。
在本屆東京車展上,豐田汽車副社長寺師茂樹公開向媒體發問:“同時開發所有類型(HEV、PHEV、EV、FCEV)的電動化汽車將導致效率低下,車企是否應將資源最好集中利用于EV等車型的開發?”
這是豐田的疑問,也是參與電動化車型競爭的所有車企的疑問。對此,豐田給出的答案是多種能源驅動方向齊頭并進。在豐田的新能源車型規劃路徑中,包含了BEV(純電)、FCEV(燃料電池)、HEV(混動)和PHEV(插電混動)四種技術路線。按照規劃,到2025年,豐田在全球銷售的所有車型均配備有電動化專用車或者電動化車型選擇,到2050年豐田將實現零排放,即100%車型實現電動化的整體目標。
一向保守謹慎的豐田汽車在電動化這個問題上突然變得激進起來。以中國市場為例,從今年開始,豐田便多次展示其電動化成果。在今年上海車展期間,豐田旗下首款量產純電動車C-HR和奕澤EV車型首次亮相。在今年的成都車展上,豐田也重點展出C-HR與奕澤IZOA的EV車型、以及外插充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卡羅拉雙擎E+和雷凌雙擎E+。
對于中國市場,豐田謀求的并不是單獨研發,而是與有共同研究方向的本土企業共同協作。所以從今年開始,豐田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領域動作頻頻。僅在今年7月,豐田就先后與中國的動力電池行業巨頭寧德時代(300750,股吧)和比亞迪建立合作,緊接著豐田投資了在中國網約車市場占據主導地位的滴滴,并宣布雙方將在智能出行服務領域拓展合作。今年9月,豐田與其在中國的兩家合資公司中國一汽和廣汽集團(601238,股吧)分別達成了“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重點發展電動化和智能網聯。除此之外,今年豐田還與多家中國本土企業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方面建立合作,其動作之大、范圍之廣,前所未有。
事實上,豐田在混動領域一直具有傳統優勢并有著良好的市場銷量基礎,也正基于此,長久以來豐田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一直堅守混動路線。豐田此前認為,單純迎合政策紅利推出的電動車并不是市場選擇的結果。如今,豐田選擇了全面的新能源路徑,有觀點認為這是豐田在“押注”未來,因為面對智能網聯新技術的沖擊,豐田充滿焦慮。
“激進”轉變與中國市場有關
事實上,豐田步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時間領先多數車企。1997年,豐田推出世界上第一個量產的混動車型普銳斯,但直到2016年,豐田章男才決定正式大舉進軍電動化汽車項目,并為此成立了專門負責純電動汽車運營的事業企劃室,由豐田章男直接領導。
豐田之所以有這一突然轉變,與中國電動車市場高速發展密不可分。中汽協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約為51.7萬輛和50.7萬輛,比2015年同期分別增長51.7%和53%。除了傳統自主車企紛紛加速推出新能源車型外,數十家造車新勢力也如“雨后春筍”般涌出。但截至目前,豐田仍沒有一款純電動汽車在中國市場上開始銷售,豐田也由此被指電動化推進速度過慢。
“因為目前我們沒有銷售純電動車,所以單純從產品角度來看,可能會被認為是落后了。”寺師茂樹認為,從技術層面講,豐田并沒有落后,因為對純電動車、混合動力車、外插充電式混合動力車以及氫燃料電池車來說,電動化最核心的技術是共通的,而豐田均做了充足的技術儲備。
不可否認的是,豐田正在成為電動車市場的“追趕者”,且與此前以謹慎保守著稱的形象形成反差,變得有些“激進”。有觀點認為,豐田“激進”的原因一方面是為了應對中國市場的雙積分政策,另一方面,未來豐田與大眾在中國市場拉近銷量差距的關鍵,或許在于電動化汽車市場的爭奪。
目前,豐田正在向移動出行服務公司轉型。在轉型過程中,由于中國市場在電動化、智能化、信息化、共享化方面有著天然優勢,未來中國市場的地位將會進一步凸顯。豐田方面認為,未來制約中國市場規模的不是需求,而是環境和能源。所以汽車產業在中國市場發展,必須做好小型化、電動化、新能源化,才能贏得未來。而在這一過程中,豐田不愿意作為一個旁觀者。
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董長征認為,豐田在汽車電動化方面的舉措并不“激進”,只是“大的轉變”。董長征曾表示:“豐田還是比較踏實,不會特別激進,但是中國市場的變化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不去跟隨這個市場,你就會落后。而在智能化、電動化、共享化等方面,中國更是一個領先的全球市場,所以應該把中國作為一個先發市場,這對豐田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轉變。”
雖然當前豐田是全球最暢銷和最賺錢的汽車企業,但在漫長的電動化汽車規劃落地過程中,其投入大和盈利難困境仍不容小覷。董長征曾對外表示:“豐田雖然是最賺錢的公司之一,但仍然有危機感,面對未來新技術的投入不是一分錢兩分錢。豐田現在一年的利潤約為200多億美元,這絕對不夠,如果不勒緊褲腰帶,未來很難打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