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蔚來首批10座第三代換電站在北京、上海、深圳、海口、青島、合肥、哈爾濱、無錫、成都、鄭州上線。自此,從2018年第一座換電站在深圳市南山區投入運營,蔚來已累計建成換電站1,342座。
(資料圖)
4月18日,蔚來上海車展第三代換電站媒體溝通會上,蔚來能源高級副總裁沈斐詳細介紹了蔚來換電網絡建設的發展歷程和最新取得的成效。在沈斐看來,蔚來第三代換電站不僅實現了充電效率的提升,更是多維度實現了用戶體驗和價值升級。
從體驗上來看,相比二代充電站,三代站服務能力更強大,電池倉位從 13 個增至 21 個,日服務次數可達 408 次,比二代站提升 30%;采用三工位協同作業機制,換電時間縮短 20%。“目前的三代站純粹機械換電時間差不多2分半鐘,我們還在努力看能不能再稍微提升一點。”沈斐表示:”不管充電速率有多快,我認為在可預見的將來從單次加電來說永遠趕不上換電。“
同時,三代站更加智能,站點配備了 2 顆激光雷達和 2 顆英偉達 Orin X 芯片,單站算力達 508TOPS,可實現召喚車輛、自動換電。同時,第三代換電站相比上代站的平臺高度降低了 100 毫米,進出站體驗更舒適,且換電位置向前移 400 毫米,車內視野更寬廣。
眾所周知,電池是電動車里面最昂貴的部件。從電池的使用成本來說,蔚來換電只需支付電池租賃的費用。同時,用戶可根據出行的實際需求租賃不同度數的電池,可“按需靈活升級”。此外,換電還可用到最新的電池,不用擔心電池衰減,以及后期電池出問題,電池更換成本的問題。從安全性來說,蔚來會對電池進行體檢,保證電池安全性。此外,沈斐認為換電站的占地面積小,電力容量可共充電和換電同時用,服務效率和電力利用率都比單純充電站要高。
由此可見,三代站的投入使用的確是“體驗與效率的全面提升”。
自2015年決心押注換電以來,蔚來持續8年對換電體系傾盡全力持續投入。但據瑞典交通管理局在2021年發布的一份關于換電技術的研究報告,援引蔚來提供的數據,把電池和場地租賃費用計算在內后,在中國建一座換電站成本高達77.2萬美元(約合491.2萬元人民幣)。按照蔚來的千站計劃,按上述近500萬元的投入計算,蔚來僅在換電站建設上將花至少50億元。
與此同時,成本和盈利始終是繞不過去的話題。財報顯示,2022年蔚來收入總額為492.69億元,同比增長36.3%;凈虧損擴大至144.37億元,同比增長259.4%。換電站建設的高成本投入,直接影響到蔚來的財報數據。
從利好的一面看,蔚來持續在換電上的投入也支撐著蔚來產品的高價值體系的建立。據統計顯示,在蔚來用戶累計換電達到20,000,000次的歷史時刻,總加電量近六成來自換電。許多蔚來車主選擇蔚來,正是由于蔚來的換電快捷方便的品牌優勢。同時,隨著技術的升級,換電站的建設成本也在下降,后續隨著無人值守逐漸增多,運營成本也會相應下降,也能減輕換電站建設的成本投入壓力。
目前,蔚來已建成5縱3橫8大城市群高速換電網絡:5縱(G1京哈高速、G2京滬高速、G4京港澳高速、G5京昆高速、G15沈海高速)、3橫(G50滬渝高速、G30連霍高速蘇陜段、G60滬昆高速滬湘段)、8大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大灣區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關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
2023年,蔚來在全國將新建換電站1,000座,其中約600座為城區換電站,重點布局有一定用戶基數但還沒有換電站的三四線城市與縣城;約400座為高速換電站。 這將加快9縱9橫19大城市群高速換電網絡的布局速度。至2023年底,蔚來將累計建成超過2,300座換電站。
蔚來多位高管曾堅稱換電站等基礎設施的持續投入和升級是長期主義的戰略。而蔚來的長期主義能否持續堅持下去,說到底還是銷量能否持續再創新高。據統計,蔚來汽車2022年全年交付量為 12.25 萬輛,同比增長 34.0%。而要持續投入建設更多的換電站,必須要有更多的車主加入,才能支撐蔚來持續建設更為龐大的換電網絡,形成規模效應,將換電優勢持續轉化為品牌優勢,反哺銷量增長。